清代小铜碗多少一个?
清代小铜碗的价值要从制作工艺、器型、品相、存世量以及材质等方面综合分析,不同品相和工艺的铜碗,价值也差异很大,如果只放于展架之上收藏陈列的话,清末民国初期的一套茶碗,市场价值在三千到一万元不等。而要论收藏价值,明清时期的铜碗更具优势。
清初时期,我国民间尚存有铸造铜器的习俗,《金石续跋·宋铜斗》有记:“江浙人有铸铜器作盆盂之属,俗号曰百炼,以其范模,无铜臭,色如紫金,非它铜比也。”可见,江浙一带所用铜器,质量之优,是为上乘。但到康熙后期,政府政策发生变化后,我国民间开始禁铸铜器,此后清廷和王公大臣所用的铜器,均由清宫造办处以及广州铸场铸造,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地方官府和民间所使用的铜器,多是从清宫流散出来的旧器、打制的薄铜和从日本、英国舶来的洋铜。
在存世量方面,由于铜质材料的优越,历经数百年之后,清中期之前的铜碗存世量仍有不少,损坏品相对其他陶瓷类器物较少,但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官方、民间所用铜器多是次品或舶来品,用料较差,制作粗糙,存世量也较多,存世量越大,反而越不稀缺,价值也会越低。
在器型方面,清中晚期之前的铜碗,造型典雅,做工精致,艺术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鉴赏价值,而清后期器物大多仿制清中期作品,或打制而成,风格略显死板,造型呆板,价值也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