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瓷器是什么?
方形瓷器产生并传承至今,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方形瓷盘在烧制中需要在施釉后经1360度高温一次烧成,由于方形存在多棱多角,高温易变形、易粘盘、易破裂和易掉釉等诸多问题,在烧制中存在一定技术障碍,传统制瓷业有“十方九落,落方粘盘”的说法。解放前,方形瓷器只是皇家以及官宦之家赏玩之物,不能在民间制作和流行,普通百姓只能使用圆形等流线型的瓷盘。
方形瓷器是传统创新陶瓷品种,它汲取了中国水墨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精粹和浮雕等民间艺术精华,把中国画、书法、浮雕运用到陶瓷中,是集诗、书、画、印为“四全”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制作时须在施釉后经过1360度高温一次烧成,烧制难度较大,烧制成品率很低,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陶瓷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