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仿的鸡心碗值钱吗?
鸡心碗是清代雍正朝官窑的经典造型,它以小巧可人取胜,因口下呈收腹状,与心形相仿,常为成对烧造,又名鸡心碗。此器在永乐、宣德时期已经有烧造,嘉靖时期得以仿制,清雍正初年,唐英为完善御窑厂官窑瓷器烧造,指名命仿制此器。
作为清三代器物中的官窑精品,鸡心碗在烧制时严格以旧器为依样,所以无论是造型大小口沿深浅,底足尺寸,都与明代一脉相承。由于烧造极为考究,其珍贵程度堪比雍正官窑鸡缸杯,是清三代鸡心碗中的典范,备受市场青睐,鸡心碗的存世量也是极为稀少,所以仿品并不普遍,一般常见的鸡心碗仿制品基本可以排除明清两代时期所制,绝大部分为近代仿品,作伪手法多用老釉新胎的翻模作伪手法所制,所以在鉴别清三代官窑的鸡心碗时要格外注意。
雍正青花鸡心碗鉴定细节
1、造型:清三代的鸡心碗小巧玲珑,碗心下凹,壁由碗心向口沿逐渐外撇,口沿微撇,线条优美,流线感极好。而仿品为注浆成形,成型后,修坯不认真,线条生硬,流线感差。
2、胎釉:清三代鸡心碗的胎质洁白、坚密,细腻光滑,用手掂量有压手感,釉面莹润光滑,清亮如镜,白中泛青,青花发色鲜亮明艳,分水层次清楚,青花色料积聚处有黑色或褐色斑点,用手触摸有凹陷感。仿品的胎质粗糙、松散,分量轻,釉面白而死板,青花发色灰暗、混浊不清,青花色料积聚处色点浮于表面,没有凹陷感。
3、制作工艺:清三代的鸡心碗,制坯精整,不歪不斜,不塌不裂。仿品制坯由于翻模工艺所限,制作粗糙,有歪斜、裂纹等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