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制壶四名家都有谁?
陈鸣远,是继时大彬以后的一代宗匠。其作品多出自胞兄陈少文的绘画稿本,陶刻多由陈少文自绘自镌,壶上装饰多在造型、装饰上独具匠心,并善于在陶刻上以自然风物为题材,风格俊逸。
惠孟臣,以制作“孟臣壶”著名于世。他作品的容量,一般为半升(500毫升)以下,尤以五、六、七、十四个“一两壶”(清代一两合36.4毫升;五、六、七、十四个两的容量分别为182、218、254、364毫升)为历代藏家所重视。孟臣壶虽小而式样繁多,大壶浑朴,小壶精致,以小巧玲珑著称。清代康熙末至雍正年间还有仿制孟臣壶的,名家有陈子畦、潘友桐、陆子龚和杨继元等。
陈子畦,以制作“子畦壶”而著名于世。其壶式以文巧取胜,多见小壶,胎薄而清。
邵友兰,以制作“友兰壶”著称于世。其壶“仿得汉质秦风,虽非大腹,而颇有容膝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