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和清代玉器的区别?
汉代是玉文化史上第二个高峰,汉代厚葬风行,尤其是诸侯王墓,玉器的使用成为象征身份的需要,出现了众多的玉敛葬以及成组成套的礼玉和仪仗用玉。
汉代的礼玉承袭了西周的模式。例如河南新郑郑国墓出土的三联璜和二十八件编璜组成的玉佩、“组玉佩”,以及湖北省江陵凤凰山西汉成帝墓出土的三璜联璧等都再现了西周组佩的形式。
汉代的玉器注重实用和装饰功能,如玉带钩、玉枕、玉舞人、玉卮等。
总的来说,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具有浑厚古朴、庄重大方的特点。在工艺制作上,多采用粗线条勾勒装饰图案和简练手法表现整体结构,不拘于具体形象的细致刻画,但又突出主题形象,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汉代琢玉工艺以铊磨技术为主,镂空、浮雕、圆雕技术已十分娴熟,常见的纹饰有谷纹、云纹、龙纹、螭纹等。从实物来看,汉代玉器在制作上表现出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
汉代以后,玉器逐渐衰落,隋、唐、宋、金、元各代的琢玉水平远不如两汉。明清时期,琢玉工艺迅速发展,玉器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尤其是清朝康乾盛世,玉器迎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而清代玉器与汉代玉器相比是各有特色的。
总的来说,汉代玉器以简练取胜,清代玉器以繁缛见长;汉代玉器以规矩方圆为主,清代玉器以奇巧俏色为工;汉代玉器以佩饰、丧葬玉为主,清代玉器以陈设、佩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