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老铜铃值钱吗?
一般来说清代的铜铃收藏价值都不太高,但是存世量极为稀少的“官府”、“军队”专用铃铛,其收藏价值不可低估。比如清朝皇帝出巡时打更用的更铃仅有一枚,此铃高55厘米,重30公斤,现存于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在清代,京城乃至各城镇的巡捕(俗称“衙役”、“更夫”、“戈什哈”等)打更用的铃铛,上面都有“巡捕”字样,并且形状大多为橄榄形,比一般铃铛要巨大厚重得多。又比如清代军队用的铃铛,一般都铸有“赏”字并注有某某行省字样,这种铃铛存世量也很少。还有一种清代军队专用的“火铃”或称“火流星”,是军营夜间巡哨时联络信号和打更报警兼用的铜铃,其形制非常特别,整体由两个直径大约20厘米的圆饼状厚铜片铸造而成,用数股很粗的铁丝编织成网状,将两铜饼交叉系牢,两饼中间的上方拴一个短绳,绳的末端系一大铜铃,铜铃的两侧铸有“某某省营房火铃”和阿拉伯数字序号(比如“京营房火铃之伍号”等),用以标明该铃的使用机关和顺序号。这种火铃在军队、军队驻扎地及一些城市里常常能够听到。这种大铜铃收藏价值非常高,2001年香港一家拍卖行曾经拍卖一枚锈痕斑斓的“直省营房火铃之伍号”,成交价高达12万港元!其增值之快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