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权多重?
在人类社会的诸多文明的载体中,恐怕要说最不会过期的就是瓷器了,特别是经历了数百年的洗礼依旧能焕发迷人风采的清代瓷器,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除了著名的青花瓷,清代瓷器品种繁多,颜色丰富,“五彩缤纷”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在这些制品种类中还出现了不少新的品种,仿古瓷就是其中之一。
仿古瓷是清王朝为了恢复祖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使中国古代瓷器技艺永不衰亡,由朝廷命匠制作的一种专门模仿古代名窑精品的瓷器。仿古瓷的种类繁多,除宣窑、伦窑、仿钧窑和吉州窑等古代名窑产品外,还有仿南窑和康熙年间的仿兄朝产品。而其中又以仿哥窑制品最为精美。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督窑官年希尧遵旨仿制宋代名窑瓷器,获得成功,取其精者称为“仿哥窑”。其胎质细润,呈现胎色粉红,釉汁莹润,光滑透明,无开片,不流釉。在造型上,不仅有仿宋代哥窑的瓶、碗、洗和屏风,而且创造了多种仿哥窑新品,诸如帽筒、水丞、花盆、瓶等。在釉色上除普通器表釉色外,还创造了金丝铁线、梅子青等品种。尤其是器表所施的高温棕黄釉,晶莹剔透,宛如蜂蜜,独具一格。
清雍正、乾隆时,仿古瓷生产进一步发展,品种不断增多,质量精益求精。当时,除继承前人成果,继续生产各种仿古名窑瓷器外,还新创造了仿宣窑橙黄釉、仿耀州窑卵白釉、仿成窑珐琅釉和全新品种祭红等。特别是祭红,这是继明洪武年间出土之后,600多年来又一次烧造成功的新品种,受到世人的瞩目。清代祭红瓷器,除红色外,还有橙黄、桃红、天蓝等各种颜色。纹饰清晰,有古篆书、古青花、古绣、古锦、汉篆、回文等各式各样。
近代以来,封建统治者日趋腐败,经济衰退,特别是封建帝国主义的鸦片战争(1840年)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的陶瓷业也开始走上了衰落之路。但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艺术精湛,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优秀民族,我们应该有坚强的自信心,相信我国的陶瓷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