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梅桩紫砂壶是哪一年?
从壶内的题跋可知,此款梅桩紫砂壶为一台湾茶人曾汉元所藏,而曾汉元从祖辈起即爱壶、好壶,对紫砂壶艺术进行深入地研讨和收藏,对壶中所题“嘉治二(1727)仲冬月五日作于京华”,可以看出是著名匠人唐寅制作,于清世宗嘉治二年的冬天完成的一件作品。
唐寅(1710年—1781年),原名丹,字子畏、伯寅,别号六如、玄澄、砚田,晚号西岩,又号逍遥山人。江苏无锡人。其曾在苏州“四美堂”书铺做学徒,潜心学书,钻研画技,为日后成长为著名画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后来,唐寅因对店铺老板所订“按月交纳”的学书期限感到不满,便不愿继续留在苏州。返回无锡后,他常与富有所长的文人雅士交往,并游历名山大川,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愤之情。不仅如此,唐寅还“善琴棋”,工书法,精通草书,擅长写意文人画,并以仕女画最具特色。
从唐寅所作书法作品中,尤其是行草书《七律诗》中,我们可以窥见其独立的人格和傲岸不群的气质。而仕女画则以端庄、自然、淡雅、飘逸为主要特征,《荡湖船》《琴棋图》《琴棋书画》等是其代表作。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感慨地说:“见竹如见她人,悉皆可爱;见她人如见竹,方可为人。”唐寅虽为书生,但自幼“好剑术,弓马娴熟”,且于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皆精,并有不少爱国忧民、济世壮志的作品。如此,可谓“君子其人”,“君子之品”。其所作紫砂壶铭文,诗品高雅,书法劲秀,与壶艺相得益彰,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学艺术功底。
从现存唐寅所画的《梅桩》《兰株》《古梅》《竹石图》《海棠春睡图》《洗桐图》等图中,足以证明他对梅、兰、竹、菊及藤蔓等自然现象的酷爱,而这从他所制的紫砂壶中也有所表现。其中,有一把传世于日本的梅桩紫砂壶,壶身以黝黑的泥土制成,斑纹错落,形状如梅,枝干屈蟠,老辣辛辣,叶缀五六瓣梅花,生动传神。壶盖以绿釉为葫芦钮,盖面抹白泥,画雪景,梅枝傲雪,有“抱藤”鹅梨、“报春”蒲桃等小罐,构图富有韵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