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钱人家一般做什么的?
大家都知道民国时的上海黄浦滩区是当时远东最有钱的人居住的,如果现在去的话还能看到有雕花木门的豪华大别墅,那这些人一般都做什么职业呢?据说当时有人统计过在黄浦区住的人80%都跟金融有关,如银行家、证券商、投资家和保险家等。而且当时还有句俗语:“苏州街卖簪(zān)子,北京城卖嘴皮,上海滩弄堂里扎毛巾,一天到晚只有钱,除了钱还是钱!”可见当时钱财是人们的至高追求,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一般有钱的人家都是做什么的?
一是金融投资家。
在旧中国,中国的金融业基本被外资控制,中国人只能办些小规模的商业银行或储金会之类。金融投资家如果有了一些资本,就会以放高利贷形式存在,赚些辛苦钱。真正有大智慧的金融家,都会把资本投入股市或期市,因为这里赚起来钱太快,而且数额巨大。一位名为石鹤锋的金融家,一次在做空股指中赚了七个亿。而当时沪市每天交易额才80亿元。另外沪上名家朱自清先生在《论时代精神》一文中说:“最近金融震荡、股票暴跌,许多发财的人一下子又变成了穷人”。可见当时发财在顷刻间又会变得一贫如洗,只有做金融才能在短时间内爆富,而暴富后会去干什么呢?有的继续经营金融、有的投资房地产、有的去奢求享受了。
二是地产商人。
地产生意并不好做,一不小心就被别人坑了,当年宋美龄的姐夫孔祥熙在买地皮时,花了30万元银元买的地,最后以3万元低价转让,孔祥熙为此还亏了27万,可见做地产生意没那么简单。如果做成功了,其利润也是非常庞大,1946年上海房地产交易总额达585451万元,当年上海市民的平均收入才700多元,一套300平米的大宅子就算60万元,租售比高达17.6%,地皮商人是那个时代最赚钱的行当,“无奸不商人”,他们玩起花样来更是厉害,在抗战中期国统区发国难财的四大豪门是:宋子文一手遮天,孔祥熙偷工减料,吴蕴初做套赚钱,李度贷款炒房。到了近代更是一些开发商利用合同进行诈骗,利用集资进行圈钱,所以地产生意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做人要诚实,不然只会是一辈子都为别人打工。
三是演艺名人、政要和文人
他们大部分是利用自己本身的成名背景和名望来赚钱,有的开设工厂、酒楼、唱戏、写文章或拍照等。另外还有些当女戏子挣钱,其情人们也会给予相应的经济帮助。当时一些当官的家里很穷,但当了大官后家人也变得非常有钱,这说明当官后会有很多寻租机会,将经济陷入疯狂状态。也有部分文人出书或开设书店,组织笔会等获得一些报酬,也有的文人写戏本,让戏子唱,这也算是一种挣钱的方式。还有一些名流,以研究山水、书画等为享受并用来赚钱,还有像萧百忠那种能工巧将的,也通过自己本身技艺来获得财富。总之,有钱人就那么二三十种赚钱的方法,无非是开工厂和店堂(有的也经营一些不动产)、当官和写书、写诗、唱戏、跑码头和做保镖、设赌局和当皮条客、拍电影和拍照片等。
四是实业家
他们都聚集在环渤海地区,这些人靠的是自己的一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来赚取利润,实业家靠的是勤奋和诚意经营企业,他们也赔钱,当企业不景时,可能整天都是生活在亏损的狼狈境地里,但多数都能通过自己的经营将企业做大而且越干越有劲。
五是当铺和银行家
他们的主业是放高利贷和收取息钱等,像当年的银庄老板,人们欠他们的账都必须经过银庄过一遍,从中赚取利差。还有开设当铺的靠当物发财,这些人的钱赚得比较没趣,是人们的臭钱了。银行家也是放高利贷的,不过借出去的全是自己的钱,赚的也只是息钱,银行的信誉是高的,不像放高利贷的,有时不能兑现。银行家不会像放高利贷的一夜变成有钱人,他们会通过利息的累积几年后变得十分富有。
总结:
通过以上的阐述,不难看出旧中国有钱人的发财之道并不神秘,无非就是那些行业,无非就是那么几种方式。如果认真研究其实每个时代都一样,无论哪个时代只要有人就有利益纷争,只要存在利益纷争的地方就有“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