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盖碗是喝茶的吗?
“大盖碗”这个名称有点误导性,它其实是一种由多部分部件组成的成套茶具,这些零件包括盖子、碗、茶船(托盘)或称茶托等,其中最主要的部件是碗和盖子。 所谓“大盖碗”并不是指它的容量多大,而是由于它具备一套泡茶的完整器具,而且这套器具的体积较大所以称之为“大盖碗”。 在茶叶通史中,“盖碗”这个词的出现频率相当高,可以这么说:盖碗是历史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茶具之一。
这是因为盖碗不但适合冲泡各种茶叶,而且是冲泡绿茶的最好器具之一。 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在使用盖碗了。宋代点茶流行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碗就是带盖子的,而且当时就有“茶盏”的说法。 《大观茶记》:“茶盏,古无此名,盖始建中靖国元年,京师陶家有卖瓷盞者。” 明代陶宗仪编著的《辍耕录》中有介绍:“盖碗,古人名曰‘盏’,以瓷为之,有盖,可斟酌饮服者是也。”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也有记载:“盖碗,茶之器皿也……” 所以从历代文献来看,盖碗这种茶器是很有历史的。 而现在有些人认为现代才有的“盖碗茶”,是由于近代以来茶叶加工工艺发生了变化,绿茶的冲泡不需要再用煎煮的方式,而改用冲泡的方法即可。但是绿茶的鲜嫩芽叶,一遇到开水就容易散发青草气且茶汤颜色比较淡绿,这时候如果直接用盖碗泡茶,就会把绿茶不耐高温的性格完全暴露出来,香气不足,滋味欠佳,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弥补这一缺陷——加盖保温,从而延长茶水烫泡的时间,提升饮茶乐趣。
随着现代化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已经习惯了方便快捷的生活,于是各种速溶咖啡、奶茶粉等方便食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传统的茶叶反而退居二线,人们已经越来越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盏佳茗,因此能够适应快速便捷生活的紧压绿茶和黑茶逐渐占据了市场主力,而传统散茶则渐渐沦为小众。
不过,在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地区,仍然有饮茶习惯保留着唐代的风貌,那里的人们依然使用着类似“大盖碗”这样的茶具来冲泡茶叶。 2014年,《成都商报》报道了一件趣事:一位来自台湾的游客在游览丽江古城时,买了一些普洱茶带回台北,谁知在机场过安检时,这些普洱茶被当场扣留。原来,根据中国民航有关违禁品清单规定,旅客禁止携带“罐装气体打火机5个,酒精饮料2瓶,食用油3瓶,茶叶及茶砖4斤”。 新闻中的“茶叶及茶砖4斤”也就是2公斤多的茶叶,按照一般成茶的体积来算的话,大约需要900多个“大盖碗”才能装满。可见,在古代,人们用大盖碗泡茶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