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年的地契值钱吗?
您的问题可能有两个理解: 一个是问这张纸值多少钱,这属于文物交易范畴; 一个是问土地有没有升值,房子有没有涨价,这个涉及到税收和房产评估两个问题。 我这里主要讨论第二个问题——房地产价值问题。
一、房地产价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呢? 简单地说,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 内部因素包括:
①建筑质量:一个房子的建筑质量越好,居住使用率越高,其价值越大。如果是一个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即便地处繁华地段,也毫无价值可言。
②地理位置:不同位置的房地产,价值大小很不一样。同一区域的住宅,位于主干道边的,价值比拐角处无阳光的住房要大得多,因交通便捷而使价值大增。商业房产则因为周边人群流量的大小,价值有很大的差别,人流量大,消费力强的地区,价值自然高。
③面积:这很好理解,同样的地段,面积大的房屋价值肯定高于面积小的,毕竟买一个大房子多出的费用,足以再买个同样位置的小房子了。所以一般我们谈到房价的时候都说每平方米多少元。
④配套: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房屋本身具备的配套,比如绿化、停车位等等,另一方面指的是周边配套设施,如有无学校、医院、公园等等。
⑤朝向:这是与采光有关的,朝阳的房屋当然比背阴的房屋价值要高。 ⑥楼层:同一幢楼的不同楼层,价格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高层住房,通常价位由高到低是:底层、顶层、中间层。这是因为受光、通风等影响,低层楼房尤其是底层,可能会滋生蚊虫,湿气重等问题房屋,而顶楼的漏水、夏天热冬天冷也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这两类楼层一般都比较便宜。
⑦装修:装修好的房子相较于清水房的价值自然要高出许多。 ⑧户型:同样的面积,不同的户型其价值也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正方形的户型优于狭长的户型。
2. 外部因素包括:
①所在区域的地段:这一点与前一条提到的地理位置的含义有点交叉,但这不是一回事。举个例子就明白两者的区别了,同是市中心的繁华路段,但有一条是主干路,一条是支干道,虽然两者都是闹市,但由于支干道的道路等级和车流量都小于主干路,因此在价值上支干道要比主干路低很多。
②周边的建筑环境:这一点主要是说周边是否有碍景观的建筑或其他设施,如毗邻垃圾场、化工厂等对周边环境有极大影响的行业,即使地价很低,此处的房子也不会有价值。
二、民国时期的房地产价值取决于哪一类因素呢?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房产价值两大因素,因此来分别讨论一下。 首先,从历史原因看,民四年间即1935年前后,正是国民党统治中期,通货膨胀,法币泛滥之时,货币贬值非常快,因此以法币计价的房产价格也水涨船高,暴涨不止。这一时期,地皮价格也是飞涨。据《申报》记载:“上海华界最近地皮交易异常热烈,华界近郊之彭浦镇及江湾地区,竞致抢售一空……自民国三十三年以来,上海房屋地价涨率达五成。” 可见在当时,房地产还是很有市场的。
其次,由当时的经济环境来看,这一时期正属于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由萧条走向复苏的阶段,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抗战胜利后美国援华的“棉麦借款”,支持了中国在战后初期的经济重建工作,这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是有极大的改善作用的。因此无论是法币还是人民币,在当时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货膨胀远远不如后来那么严重。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利好多多的,由此引发的房地产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