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印花税票多钱?

葛雨潼葛雨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43年6月27日,国民政府在抗战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发行了“军用钞票”,取代了法币、关金等钞票的主导地位。但由于战时财政开支巨大,军需旺盛,加之美元大量涌入,抛售国债,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国民党政府于1944年底开始,第二次发行钞票,直至二战结束的1945年8月,共印刷了约600亿元(面值)的钞票! 这些钞票的面值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及5000元。其中1元券上印有惟妙惟肖的孙中山先生像和“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印行”的字样;5元券上的图案是五岳之首的泰山;10元券上有代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蒙古包和西藏喇嘛寺的图案;50元券上的图案是长江三峡的巫峡;100元券上是桂林的独秀峰;500元券上是北京的天坛;1000元券上是南京的灵谷寺;5000元券上是云南丽江的大雪山。 这些钞票由于印制量大,投放市场后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使民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如500元券“由1945年10月的每元兑换法币2000元,至1947年5月已下跌为1元兑9000元,一年之中贬值9倍”。到1947年时,这些钞票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信用,被人民所唾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