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桶怎么区分民国还是清的?
先贴几张图 首先,帽筒是明清时期的,并不是民国产物。 从图片上看,这顶帽子明显属于明清时期的“冠”。 这种尖顶圆盘式的帽子在明代叫做“亮盖”或者“亮顶”;而清末民初则多称“瓜皮帽”、“大饼帽”或者“扇子帽”。 (明)神宗实录,卷三十二 (清)儒林外史,第三回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中举后穿戴“青缎夹袍,五品武职补服”,看来至少在明朝末期,官员的服饰已经有定型,并且通过文学作品得以保存。 (清)李渔《闲情偶寄》摘抄 从图片上看,这顶帽子明显是清代晚期的样式。因为到了清朝后期,八旗子弟已经穷的丁当响,为了维持面子,只好偷穿太监的衣服。据传咸丰帝得知太后所穿的朝衣是太监穿过的旧衣后,大为光火,责令宫内赶制新衣送去。但不久就发现这些衣服又被太监们偷偷送给八旗贵公子们穿上了…… 另外,可以翻检一下家中箱柜底部,看看有没有这样的垫板——如果家里有收藏老物件的习惯的话。 这个东西学名叫做“底板”或“坐褥”,是当年放帽子的底座。上面一般都会有一个放置帽子的洞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