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通宝小平有收藏价值吗?

武宜林武宜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版别很多,有的值钱有的不值钱,主要取决于发行量。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铸“天启通宝”钱。此钱文篆书、楷书成对。版式为小平,径2.4~2.5厘米,重3.9~4.2克;折十大平钱,径2.8~3厘米,重6.7~7.1克。 按钱文分有三式: 一式,文为“天启通宝”,背无文字; 二式,文同上,背面有一圆点(或称星)记号; 三式,文同上,背上“一”字记号,也有背横贯“一”字、“工”字和“乙”字的,还有背满文“宝泉”的。

以上三式的版别较多,但以二式背一星者最为常见。另有一种“天启通宝”折十式,径2.8~3厘米,重量与上述折十大平钱相当,文字内容相同。该币背面有圆点或“工”字记号。目前所见的“天启通宝”钱,均系黄铜质。

关于这种钱的铸造地,历代钱币著录多认为是从“京局”铸行的。明代的京局指北京户部银作局,其所在地位于今天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南端。清初沿袭明代制度,康熙皇帝在位时(1662~1722年),北京设“京师行用库”,乾隆年间(1736~1795)改称“京师银钱局”,其所在地也在今北京崇文区。过去的典籍中所说的“京局”或“京师”多指这一带。然而,近年来有人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实物考证后认为,明代的“京局”并非是指北京的某一个固定地点,而是专指明代的铸钱机构。也就是说,当时北京的铸钱厂不止一个,其中最有资格称为“京局”的是内府厂,即由宫廷直接掌管的铸币厂。

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 年)于宫内建铸钱局,铸造“宣德通宝”钱。自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以后,内府厂又陆续铸行了“隆庆通宝”、“万历元宝”、“泰昌通宝”等等。这些铜钱应是内府厂所铸,应属“京局”范畴。北京附近的一些州府也设有铸钱作坊,如顺天府的永通局,天津州的宝津局等。这些地方官署的铸币厂所铸的钱币,应该属于地方局或叫郡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