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丝玉有没有收藏价值?
“金丝玉”,这个名称是由商业部门所取,据说是由于这种玉石颜色为黄色且具有金丝般的纹理(细脉纹理),故此得名;不过,在古书上也有记载,称为“塞上石”或“赤玉”。 当然,现在市场主流叫法还是“金丝玉”。 我一直以为,这名称其实相当贴切,只不过后来商业化之后,似乎人们越来越关注“金”,而忽略了“丝”的重要性——如果说色的话,应该还有更深的,如墨玉、碧玉,或者更特别的青玉带翠,但那些都不常见到;若论质的话,金丝玉的质算不上特别细腻,但是也是温润莹泽,油光水滑。
最重要的是,金丝玉是新疆地区特有的品种,产自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中。 金丝玉的形成原因比较特殊,是由于土壤中的铁元素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渐渐渗透到地表,形成氧化铁矿物,然后被雨水冲入河道中,最终沉淀下来,矿石中水分逐渐蒸发,就变成了坚硬的玉石。 所以,金丝玉实际上是以“石”为主的玉石品种。
因为其形成的特殊环境,使得它和新疆其他以“玉”著称的玉石品种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也是我多次强调“石头”的原因。 有人说,那不还是透闪石玉吗?没错。但从基因上来说,它是属于和田玉家族的,只是家族中一个特别不受关注的成员而已。 和田玉主要产自于喀什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而金丝玉主要产自于北疆伊宁地区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所以从产地来看,它们确实是“老乡”。 但是,当把这两个东西放到一起的时候,马上可以分成两个世界的人:白玉、青白玉等温润似脂,金闪闪的全是氧化层;而金丝玉则干净利落,白中泛黄,淡墨沁色犹如草木生长痕迹。一个是家里的“老大哥”,一个是后生仔,完全不是同个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