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的画有收藏价值么?
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他的这幅《父亲》。 这是一幅纪实性素描,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着重表现了对象的精神气质而非外在的表象特征。
通过透视把观者的视线引向人物的正面并加以定格,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使观者更直观地进入到画面情境中去。
构图疏密有度而又不失平衡,背景的黑色块在视觉上起到了平衡、稳定的作用;远处的山峦在暗示着父亲的艰辛与劳累的同时也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舒展、协调的氛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形体结构的敏锐把握和他对于虚实关系恰到好处的处理能力——这一点正是速写能够给予画家的重要训练。
总之,这幅作品体现了蓝山作为一个写实主义素描大师所应具有的专业水准和独到见解。如果仅仅着眼于艺术价值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这幅作品是合格的甚至优秀的;但如果我们着眼于这位艺术家本身的话那么就不能不提及他在整个当代中国雕塑界所具有的影响力了。
蓝山1942年出生于广东番禺一个世家望族,其祖上曾出过一位翰林院学士,因此他的家族在当地是有名的书香门第。
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雕刻艺人,擅长雕刻人物和花鸟。受家庭的熏陶,蓝山从小便对绘画和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5岁开始随父学习木雕技法,6岁做泥塑人,8岁给死人画像,9岁就能仿描大人写的字。10岁时,他的作品《飞夺泸定桥》获得了成都市青少年美术比赛一等奖,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从事经济建设,因此像蓝山这样有一定专业素养且出身名门的人自然受到国家的青睐。于是他就职于北京画院,成为董希文等知名油画家们的同事和朋友,同时接受了革命文艺家罗工柳的指导。
正是在罗工柳的指导下,蓝山开始接受系统素描训练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注重对象的结构而又不过分强调明暗调子;强调造型严谨而又不失灵动的笔触。这些特点都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蓝山先后赴美国、法国和中国香港等地举办展览或参加展览。他的作品集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因而深受海外华人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在国内艺术界,蓝山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知名度,经常被国内各大美术学院列为写生和临摹的范本。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大陆地区有很高的人气,而且也在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受到追捧。
目前,蓝山已经去世多年,但正如他生前自己所言,“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画家,我所做的只是中国人应该做的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