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邓石如价值多少?

晁洋洋晁洋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邓石如在清代的书法大家,他的字以隶书和篆书最为出名;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篆刻家,他的篆刻清劲秀逸、古朴典雅,在历史上与乾隆皇帝并称为“南邓北赵”(南指邓石如,北是指清代著名篆刻家赵之谦),可见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 不过,除了书法和篆刻之外,邓石如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著名的竹刻艺术家。说到这一点,可能很多人就比较陌生了。事实上,邓石如不仅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还是一位竹刻艺术家,并且还是近代草书的创始人之一。 谈到他的竹刻作品的价值,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一下他对竹刻艺术做出的卓越贡献。

首先,邓石如对竹子的材质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在《自叙》中说:“余于竹刻,始则学习刀法,继而讲求章法,尤喜仿古,或刀笔俱古,或参以篆隶,或画色清新,或墨浓淡,务求各得其妙。”他对怎样选取上乘的竹子材料是下过苦工的。 其次,邓石如不仅在竹子上花了大量的工夫,而且对竹子的造型也大有讲究。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简单地削出一幅中堂,而是精心地雕刻成各种形状,《自叙》中说: “至于形制工拙,不拘一格。或为扇骨,或为琴材,或以作杖,或以为屐,随其形状而施以刀法……虽制似随意,而意工且到。”要想得到一件上好的竹刻艺术品,不仅要“工刀”,更要“工意”。

邓石如不仅是竹刻艺术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在诗文中对竹子和竹刻艺术的描写比比皆是。除了《自叙》外,他的文章如《徐青藤先生画像赞》、《李复堂先生画卷赞》等,都是对竹刻艺术精彩而具体的描述。 由于邓玉如自身的影响力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使得他的作品流传下来不少。现在市面上能够看到他的真迹,比如他写的碑文、楹联等等,但是能够看到原大的作品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一生穷尽所学,真正留下可称得上是大件的作品并不多。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最大的当属南京博物院的馆藏作品《毛公鼎拓本》,这件作品长达13.7米。他的篆书《四山印谱序》也有很大的规格,长五米多,宽约三十公分。其他的诸如扇骨、琴材、杖具、屐履等尺寸皆不大。虽然他的作品大小不一,但是在刀法上却都有着严格的讲究。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邓石如一生的作品并没有保存很多,这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