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谁写福字最好?
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楼主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其实,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曾经被很多文人墨客讨论过。 宋朝的《清波杂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文帝出,见一老父衣屦(读音lǚ)敝,颜面憔悴,手拿一卷纸,上有‘寿’字。帝问老父所欲何物,答曰:‘求寿。’帝谓:‘寿已给君,字可带走。’老人大喜,拜谢而去” 这件事情传到唐朝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版本。 说是汉武帝在游幸之时,看见一个老头穿着打扮很破旧,一脸憔悴的样子,手里拿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寿”字,旁边还有几个草草撰写的文字。看到上面写的“寿”字,便询问他想要做什么。那老头回答说:“我想增寿。”皇帝问他原因,他说:“我生来就有这个‘寿'字,但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比我长寿。” 皇帝听了很是惊奇,于是就给他写了几个“寿”字,让他带回去了。 这个故事传到宋代,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宋太祖赵匡胤自言自语地感叹道:“我听说后蜀主孟昶好写毛笔字,他的‘新年’二字,笔势潇洒,朕很想观赏一下。” 随后,便有侍臣献上了孟昶题写的“新年”二字。赵匡胤看了之后说:“真是妙极了!‘新年’二字,犹如仙人手中的法宝,一点一画,无不得心应手。我若得闲暇,也要学写这两个字。可惜现在时间晚了,如果早几年,我一定写出更好的‘新年’二字来。” 这个故事,到了清朝又有了变化。 乾隆皇帝在《御制书法论》里谈到自己临帖之时,曾这样说:“往在藩邸,闻先皇(雍正)于几案上,经常写‘福’‘寿’二字的条幅。……” 由此可以推断,雍正确实是以书写“福”“寿”著称的一代帝王。 那么,通过上面故事的演变来看,真正写好“福”字的,应该是汉代的文帝;唐朝的武帝,因为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崇尚节俭,衣服破了一点也不能随便丢弃,所以这“衣屦敝”的汉子,肯定不是帝王。而宋朝的太祖,虽然喜欢写字,却从未写得“新年”二字,可见水平一般。至于乾隆皇帝,据说也是临摹的贴,并不能像他的祖父康熙那样,自称“四体俱佳”(参见张中行《文言集》之《书斋》)。
要找写“福”字最好的君主,看来还要数唐代玄宗李隆基。因为他不仅活了76岁,而且是真真切切的翰墨之皇,其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