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端砚价值多少?
“端州石工巧如鬼,踏破青天无处觅” 北宋文豪苏颂这样称赞端州的石工(现在的肇庆市端州区),可见这里的石头有多受欢迎了。 但这里说的可是“宋徽宗赵佶曾派宦官到端州取砚,地方官吏为了讨好皇帝,故意将采下来的石头打磨光溜,制成御砚送至京师,结果惹得徽宗大怒,下旨严惩。”“徽宗好以斑纹石为砚,采之不绝,所至之处,坑洞遍地。”(《广东新语》) 这么能挖,难怪现在没有好石头了。
到了南宋的时候,端州石工已经很会造假了,据载“上贡(指进贡给朝廷)的砚台,下面刻有‘应奉人杨惠’的字样”,意思是这是宫中的御用匠人杨惠亲自做的,实际上这上面刻的字是后刻上去的,用以冒充皇帝赐品或钦定物品。这种假造印文的作法,和今天造假仿古是一个套路吧! 这样的造假技术,自然是供不应求,连皇帝用的东西都假的到处是,更不用说民间用品了。所以南宋时就有“端州石工善伪物”的说法。
那当时一个普通的端砚价值如何?据载“(端砚)一石至二千余钱不等。”这个价钱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大概要六七千元。当然这是进价为出售价要更高些。 不过比起明代来的便宜多了,因为明世宗喜欢歙砚,连带着歙砚价格也是“一路飙升”。而同样来自歙州的芙蓉石,也因为纹理与歙砚相似,且较为细腻,价格也水涨船高,“至四五百钱一方者。”(《桐荫闲话》)“价与端溪相埒。”(《南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