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有没有投资价值?
之前做过一个预测,在2019年之前,国际金价不可能跌破一盎司以下。这个预测后来应验了。目前国际黄金的价格是每盎司1576美元。 有人据此计算过,如果1849年开始购买黄金,按照当时的价格每盎司33美元,一直持有到现在,那么每个盎司的黄金就可以兑换7746元人民币,扣除掉2万元的手续费,投资者还可以净盈利6969元。 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投资项目,稳赚不赔。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来重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从1849年到1973年间,黄金价格确实一直在缓慢上涨。但是,如果将时间跨度拉长到1849年至2012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图): 在这个长达164年的时间跨度里,黄金的价格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待: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9年至1973年,在这个时间段内,黄金的价格整体上是处于下降趋势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1973年至今,在这一段时间内,黄金的价格整体上是处于上升趋势的。 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格走势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常识:影响金价的最主要因素不是供给也不是需求,而是通胀预期。就是人们认为通货膨胀率会越来越高,金价的上涨是以通胀率为基准计算的。在1849年-1973年期问,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让全世界进入了长时间的高通货膨胀时期,所以人们一直看好黄金,愿意以高溢价买入,从而导致这段时间内黄金的强劲上涨。
到了1973年以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各国央行不再大量采购黄金,相反要求其他国家交出黄金储备。因为各国央行都是大手笔的买进卖出,他们的行为对黄金价格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需要指出的是,1973年以后,虽然世界各国不再大量采购黄金,但是他们并没有再向1973年以前那样大量抛售黄金。也就是说,1973年以后,各国央行对黄金是持有状态,这种态度上的改变也间接刺激了黄金价格的上涨。 从1973年到今天,世界各地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股市暴跌,在这些危机中,黄金都发挥了重要的避险作用,这些也都增加了人们对黄金的需求,从而推动了黄金价格上涨。
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973年前后的分界线其实代表了整个黄金价格运行的转折点,之前的周期可以被定义成货币通胀周期,之后则可以被定义为货币紧缩周期。从长期来看,无论是货币通胀还是货币紧缩,黄金价格都是呈上升趋势的。只不过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上升的幅度有所差异而已。 金币作为黄金的附属品,其价格必然受到黄金价格的影响,但两者不会完全一样。比如,当某国家发行黄金储备的时候,尽管它在本质上是对抗纸币通货膨胀的,但是由于公众对央行行为是预期到的,所以在实际交易中,该国家的央行黄金储备增加往往会抑制黄金价格,而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则会转向平缓。又如,当某国遭遇金融危机或者货币贬值时,为了抵御通货膨胀,该国央行可能不得不大幅度增持黄金储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再次上升,但由于央行已经增持了黄金储备,并且这部分黄金储备是预期内的,所以实际上并不会真正购买更多的黄金,这种预期最终只会停留在纸面上,并不能付诸于现实,由此反而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