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9发行第几套人民币?
2019年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发布会宣布,为实施央行法修订草案和中国人民银行章程修改意见,决定开展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等三部法律的立法起草工作。 这是继去年底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后,进一步推进相关立法进程。此次公布两份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征求社会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现行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已经颁布近30年,反洗钱法也出台十余年,期间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颠覆传统等,给三法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必要进行修订。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民银行发布的立法大纲中,特别提到要“完善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的法律制度”。这意味着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之后,人民币国际化又有重要一步——确立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需要打造一套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金融体系,而这套体系的源头就是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目前在中国大陆境内,人民币是唯一法定货币;而在香港特区与澳门特区境内,港币和澳币分别是港元和澳元的法定货币。 但如果从跨境交易看,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根据国际清算总公司的数据,2018年4月份,人民币的国际支付份额已经达到1.76%,排名全球第五。同时,作为国际上流通量最大的货币之一,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高达65%,这一数字比英镑高出40%还多。相比之下,欧元所占比例虽然较高,但也仅有21%。 而现在问题就来了,当其他主要国家都持有本国货币做储备的情况下,只有我们仍然在外汇储备中大量地持有美国国债。
当然,这种不平衡是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但问题是,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由前几年的紧缩转向现在的宽松的转换过程中,这种不平衡更加凸显。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也只能干着急没什么办法。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和汇率制度都是相当复杂的领域,并不是有政策就可以轻易改变现状的。 但如今情况出现了变化,由于美国的关税大战,美联储的降息空间,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中美经贸协议签署等等,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迎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