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石人价值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模糊,唐代的石人其实有很多种类。 比如唐朝首都长安附近兴建的陵墓前面,除了立碑外,还会立石象生(也就是石人雕像),这些石人雕像一般代表的是汉代的宣帝、元帝、成帝和哀帝等四帝。如乾陵(唐高宗和李治的合葬墓)前现在仍有四个石人雕像,其中二女二男,各手托一枚宝珠。另外在桥陵(唐宪宗李纯墓)、景陵(穆宗李恒墓)等也还有存留。这些石人雕刻于初唐时期,风格端庄质朴。
再有一种是在宫殿、寺观、佛塔等建筑前面雕塑的仪卫石人雕像。唐代石人的形象与汉魏以来不一样,不再是在冠冕华服的遮掩下露出半截身子,而是全面而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穿着官服、束发戴幞头的完整人物形象。而且由于唐代政治开明开放,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深入,很多石人不仅保留了我们华夏民族的面貌特征,还表现出少数民族的特有风貌。这在今新疆境内吐鲁番、罗布泊等地发现的唐代土木遗址中,就有不少这种“杂糅”了多民族特点的石人雕像或模型。
上面说到新疆的吐鲁番、罗布泊地区发现大量唐代墓葬及遗迹。这一带在古代是西域都护府的中心区域,汉唐以来一直是我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才划归新疆省管辖。1978年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一座唐朝军人墓,在500多平方公里的废墟中清理出大量文物,其中有陶器、木器、铁器、铜器和绢类等生活用品以及纺织品;还有彩绘俑像、石雕人像、伎乐石刻等艺术珍品。这些文物的发现对研究我国的古代史、西域史乃至佛教史都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当然这些石人也不都是唐代的原物,其中有西汉时期的,也有东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代的。不过这些石人虽然来历不同,但都是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或者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所以这些石人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流露着雄浑壮美的阳刚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