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人民币上的人是谁?
第一套人民币中有一张纸币的头像不是领袖,而是前苏联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Leónid Pasternak)所绘的俄罗斯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 这套人民币是新中国首次发行的人民币,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困难,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建设,不得不大量印制钞票。但当时的印刷技术较差,印出的钞票质量不佳,有不少漏洞和瑕疵,加上当时条件限制,无法大量更换钞票,就采用了改刻印章、替换图案的方式对钞票上的数字进行涂改,再加盖“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等公章作为标记。这一方式虽然能暂时应付检查,但由于修版工艺粗糙,留下的破绽很多,被专业人士一眼就能看出。
为了便于鉴别,在修订的过程中,对于正面人物图案的修改采用局部修正的办法,即只改换人物头像,其他画面保持原样;而背面修改则相对容易,仅需要将数字作一定的修改置换即可。这套人民币的防伪性极差,造假者很容易仿照。据统计,截至2016年初,公安机关共捣毁生产伪造货币团伙2257个,缴获各种伪钞7.83万亿张。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正式发行,1964年起,开始与第一套人民币一起逐渐收缩流通领域,到1967年,第一套人民币已退出市场,而第二套人民币继续流通至1976年才逐步收回。在这一套中,10元券上的工人头像,就是根据著名雕塑家刘开渠的作品《团结奋斗》所雕刻的。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开始设计,1964年底试制成功并开始少量投放市场,其最大特点是出现了面额符号,取消了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其中的5角钱纸币,正面主景取自邮电部发行的特种邮票《燕子桃花》;背面的长城图案则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