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假货居多?
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金融部发布《关于发行新币的命令》 :“……新币1元相当于旧币(法币)100000元;新币1角等于旧币10000元”,并规定从1949年1月开始,在解放区实行新币与法币的双轨制货币体系,以1:700的比例兑换。但实际兑换时,由于群众不愿交出法币,所以只兑了5%的旧币给百姓,剩下的95%的法币则由银行按1:700的比例自行核销。 1949年6月,财政部发出《关于在解放区废除币值低微的纸币》称:“自5月1日起,废除原解放区发行的价值低的纸币”,由此正式结束了双轨制的货币体系。
不过,在当时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很多老百姓不知道已经换了新币,仍然持有大量旧币,而一些投机分子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大量印制假钞。据一位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者回忆:他们设计的钞票图案是由董必武总签发,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批的,非常严谨,连花边都反复核对。但是,印钞厂利用各种借口印错了好几亿,被周总理发现后责令全部销毁。然而这些印错的钞票流散出去一部分,成为造假分子的“宝物”。
除了假钞外,还有人拿第一套5元纸币做文章。这枚纸币的图案是延安宝塔山,所以有人将这枚纸币重新印刷包装,称之为“抗大”“延安宝塔山人民币”。当然,这枚纸币的防伪技术也比较落后,只要仔细看看背面的人民英文字母K字,以及背面图案的轮廓,就不难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