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流通速是多少度?
按照央行和社科院出的《2010年中国货币交易报告》: 该报告中称,根据调查的数据,银行间市场的同业客户(主要是金融机构)当日买入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格为6.385%;卖出的人民币资金头寸需求的加权平均利率为7.289%。也就是说在2010年,金融机构平均每日把钱放在市场上,能够换来7.29%的收益。 而2009年这一数字是7.59%。 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2010年的流动性比2009年多,导致资金供给增加。而需求方面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资金头寸需求(就是短期贷款),这部分需求和收益大致成正比,所以收益率下降。 那么,如果把时间拉得比较长,比如1年,2年或者更长,情况又会如何? 根据央行的数据,过去十年(2000~2009 年),法定存款利率水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CPI 上涨率)平均值仅为1.58%(4.62%),明显低于当前市场利率水平。而且我国居民储蓄持续高增长,截至2009年底,居民储蓄余额已经达到20万亿。
按照国际经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利率水平的调整空间还会进一步缩小,未来几年,贷款利率可能继续保持在低水平。 但是,这里所说的“利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和实际利率等多种含义。而人们经常提到的 “利率”,是指资金的价格,也就是资金借贷成本,这个概念其实只是利率这个广义概念中的一部分,我们称为“名义利率”,用R表示。 我们上面说的法定存款利率实际上就是指的名义利率,它是央行公布的政策利率,由央行决定。 除了政策利率外,市场上的利率还有市场利率,也叫作真实利率或实利率,用r表示,它代表了资金价格在金融市场中的运行状况,它受央行政策影响,但也受到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将上述公式表述为: r=f(m,p,e),其中,r代表利率,m代表货币需求,p代表物价水平,e代表经济增长率。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确定了货币需求、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这三个因素影响利率变化的幅度,就可以知道利率变化的方向了。 而影响利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资金供求情况,由于我们不可能准确地获悉,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信息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