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是多少人民币?
需要明确一点,崇高(或曰崇高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无法用精确的数字去度量它。 这就涉及到一个心理学上的效应—— 费希纳定律(Fechner's law)。 这个定律指的是 刺激强度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关系。 也就是费希纳说的:“感觉到的东西,往往是直接按比例于刺激量的;如果一种事物使我们感到很强烈,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它的刺激一定是相当强的……任何数量的感觉变化,总会引起相应数量的印象。”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被一个很强烈的刺激触动的时候(比如看到一朵很美丽的玫瑰),你感受到的激动程度是和这个刺激的强烈程度成正比的。 而这里面的“强烈程度”实际上就是“刺激强度”。 所以根据费希纳定律,当一种事物的“刺激很强”时,我们才会对它产生“感觉很强烈”的感受。而只有这种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产生相对应的感知。
回到问题上来,为了更好理解费希纳定律在本文中的运用,不妨想想以下这个问题: 对于一座建筑来说,什么样的尺寸才是“宏伟”的呢? 这当然取决于个人,因为“宏伟”是一种很为主观的评价。但我们还是可以在主观感受的基础上借助一些客观标准来对其更量化一点。 而费希纳定律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根据这个定律,要想让人对一座建筑感到“雄伟”的话,这座建筑的物理尺寸至少得到达某个数值(即感受到“伟大”所需要的最小刺激量)。否则,哪怕这座建筑实际非常庞大,也不会有人觉得它有着“宏伟”的视觉效果。
至于这个使你觉得“宏伟”“高大”“壮观”的最小刺激量的数据,因个人所受的教育、经历以及性格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毕竟审美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嘛!)。但无论怎样,这些最小刺激量都是真实存在且可测量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优美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你一直盯着看,总能找到让你觉得美好的那一处。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证明审美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意识活动。事实上,美学心理学家早就证明了审美具有主观性这一特点[1-3]。而我上文所讲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审美主观性问题。并试图将审美主观性加以量化和简化(虽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