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王正登是谁?
我的天呐,这么多回答都是什么呀……答非所问,复制粘贴,没有一条是关于这个“王正登”这个人的。我来答! “王正登”应该为“王贞震”之误。 王贞震(1698—1753),字立庵,号正澄、易斋,太仓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由编修入直南书房,迁庶子。乾隆元年(1736)充会试同考官;二年典浙江乡试;五年典江南乡试;七年任武英殿总裁,与修《大清一统志》;九年迁左中允,以母老乞假归;十四年随扈承德;十九年授侍讲,复迁庶子;二十一年典广西乡试;二十三年迁右中允。
著有《春秋集传》、《周易折中》、《周礼注疏》、《三礼考异》等。其子王杰(字翰园,号椒园)亦工书法,与梁清标、黄易并称“乾嘉三家”。 此人生平详见《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 至于其书,取法欧阳询、褚遂良,劲健俊丽,清爽飘逸,为苏、米外另一种风貌。与同时代的刘墉、翁方纲、成亲王相比,稍逊色但亦自有一种韵味。王振鹏(《伯虎先生全集》卷二十一)称其“笔势坚劲有力,秀逸清新,如簪花盛饰,容貌天然娟好。”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其书曰:“王贞震作书,字字笔笔有出处。虽极小楷,皆得《兰亭》神韵。”许承祖评价他的书法“结体遒劲,墨韵淡雅。行写字帖,独树一帜。” 其书论有《书法要录》一卷,惜已散失。他最宝贵的书法理论大概全在他所著的《周易折中笺序》里了,原文很长,这里摘抄一段: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易体简易,无施不可。凡文辞经卷至理名言,莫不宗焉。故学者于易,既得神解,然后可以论文字之渊源,辨章句之消长。即如书之体式,须识其大纲。盖字体虽有八形,总不外方圆二字。圆,凡楷、行、草属之,方,篆、隶俱备。而方又不止规整一格,当分险峻、朴拙诸形。圆亦不仅流美一味,须知端严、秀丽之分。惟字形既知所择,体势更须讲求。所谓体势者,即字之姿态形状也。有上欹侧,下欹侧,左欹侧,右欹侧。又有满欹侧,半欹侧。有顶悬,有底悬。有右肩耸,有左肩坠。有大宽博,有小紧凑。或宜正不宜欹,或宜欹不宜正。或须左揖右让,或宜上紧下松。务期形式整齐,上下匀停。若作一字,有一字之法;作一行,有行道之法。虽大小各异其形,而脉络必求贯通。即如‘大’之一字,左旁‘大’,右旁‘示’,即须各得其位。而‘大’‘示’两字形,又须对称。此即方中带圆之意。‘示’字下部又须着地。此又圆中有方矣。
其他字形,可由此类推。至若结字之法,在灵机一动之处。必以法度求之,则自然合法。在笔锋运转之际,尤贵灵活。以巧劲行之,则自然妙好。至如笔毫齐而点画轻,墨汁润而篇章雅,亦自不烦言而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