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奇拙是谁?

匡旨宇匡旨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奇”,从字面解释为“独出机杼、与众不同”的意思;“拙”本义为“笨拙、不灵巧”,引申指“朴拙、古拙”“笨笨的”等。 “奇拙”连用的意思是“奇特”和“笨拙”或“奇异”和“笨拙”。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大巧不工”“大道至简”。 这个联语出自《庄子》外篇·天道第一章:“故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至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庄子的本意是指最高明的技巧(即“大巧”)反而看起来好像很不精巧的样子,最聪明的人(即“大智”)反而看上去好像很愚蠢一样。这里用现代的语言解释一下“大巧不工”“大道至简”是什么意思—— “大巧”——最高明的技巧,也就是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但并不讲究外在的形式(不工);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做一件事情,而把事情做到极致完美(简到极致即为“大巧不工”“大道至简”)。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最正直的人看上去好像有缺点似的(若屈);最灵活的人看上去好像很笨拙似的(若拙);最有口才的人看上去好像不会讲话似的(若讷)。

“大巧不工”“大道至巧”是中华传统文明中推崇的最高境界。这种高超的技巧和聪慧的大脑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得来的。据说王羲之练成神妙的书法,并非他天资聪明,而是因为他“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王羲之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练字的时候,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在书房里写了整整一池的字,把池水都染黑了!这就是“勤学苦练”的典故来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