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1套邮票发行于哪年?
1948年1月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大街30号,华北邮政总局正式成立并对外办公,同时发行了“中国人民邮政”署名的第一枚特种邮票——纪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纪念》,全套200枚,盖印、发信两用邮戳。
这枚邮票的图案是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五五星徽和天安门图案。当时尚未印制出面值券,故以“分”计量的金额表示法沿用旧中国的“元字”标记(即今之“圆”),如“20万元”记作“20元”。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困难,无力负担印制新邮票的成本,这200枚邮票的原稿用木版印制,因年久字迹模糊,又无制版费替换,只好按原样重新印刷。这一珍贵的文物现已难以寻觅。 随着华北邮政总局的成立,由该局负责接收、经营原属国民党政府北平的邮政电信业务,并在其范围内发行邮电储蓄。但此时的“中国人民邮政”还未能统一全国原有的邮电部门,很多地区尚存在“中央邮政”、“国民邮政”等旧式称谓。为区别于旧中国成立的“临时政府”或“代理政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邮政被形象地称为“背起包袱走路的政府”——人民解放了邮政,可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建立一个全新的系统,就背着原来的“包袱”走,边走边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