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300元一平尺贵吗?
不算贵,但也算不上便宜。 中国画的价钱历来都是按“幅”卖的,不像西方的画按“平方尺”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的画作多是贴在墙上供奉的,很少有人买来铺在桌面上欣赏的;另外就是古代的人对于面积的单位掌握得不是那么精确。 所以如果要论“值不值”的话还得看这幅画的尺寸大小,如果是一副四尺整张的作品,那就是8平尺,如果是一副四尺斗方的作品那就只有4平尺。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概念是“成本价”和“销售价”的区别,这个概念很容易混淆,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成本价”是指画家创作一幅作品的实际花销,包括颜料、墨汁、纸张和画笔等等,而“销售价”则不仅仅包含了成本费还包括了画家本人的劳动价值和画作完成之后的包装、展览、拍卖或出售所获取的利润。
所以如果是一个成名已久的画家,其作品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和受众群体,他的画卖一两千一平尺是完全正常的,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这些粉丝的购买能力都很强,所以哪怕他提升一点售价也不会对销量产生多大的影响,相反如果其售价低于市场平均价位反而会引发消费者的抢购。 但那些刚刚出道或是成名不久的画家就不同了,他们的作品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客户群,所以这时候如果把价格定为太高就会直接丧失一部分顾客,定得太低则无法支撑生活和作画。 对于这些新出的书画家作品,个人建议还是不要去买太贵,一是观察其是否真的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二是看看其是否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这可以通过其作品的价格走势来判断)。如果是前者的话你可以等到他的作品真正“值钱了”再去收购,至于后者你就得仔细考虑一下了:一个不能获得市场认可的画家其作品无论多稀有都是没有多大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