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雕塑作品有哪些?
就选五件代表作,应该不过分吧? 中国雕塑从明清以来一直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特别是现代艺术在20世纪初的兴起,给中国传统美术的发展以剧烈冲击。其中雕塑领域受的影响最为明显。中国雕塑的近代转型由此发端并渐渐走向成熟。 这里所说的“转型”主要指由传统工艺美术品向现代艺术作品这一进程。当然,在这过程中同时发生着“中西合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种种复杂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新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1.《滑稽人物》——赵雍 此作作于1937年,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作者是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赵雍,又名赵子云,河北高阳人,生于1926年。他的作品造型准确生动,神态诙谐幽默。这件雕塑作品的材质是软陶。所谓的软陶是一种塑型较容易,干燥后质地柔软可弯曲的陶瓷。当时很流行这种材料,并被用于制作面像。
2.《抗日英雄》——潘鹤 这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叶毓山先生创作的《抗日英雄》(1958)。现位于广州中山纪念堂前。作品原为钢质,后换为铜质。高3.46米,重4吨。作品中的四个形象分别代表抗日的四种力量: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作品构图饱满,形态生动,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3.《人民万岁》-袁熙坤 这座雕像的名字叫《人民万岁》,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竣工后亮相的第一件艺术品。这座雕塑高6米,底座直径达22米,总重量达400多吨。《人民万岁》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广阔的人民场面,也暗含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含义。作品出自知名油画家袁熙坤之手。他同时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之一。
4.《炎黄子孙》——刘开渠 这尊雕塑的原型是一名美国记者于1934年在云南拍摄的裸体黑人奴隶的照片。作者借用这个题材来讽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亚洲、非洲的野蛮行径及对这些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残忍与罪恶。它是中国现代雕塑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现为南京博物院馆藏。 创作者刘开渠是我国现代雕塑的奠基人之一,江苏徐州人,生于1904年,去世于1993年。他的作品中许多都以反映民族精神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独特的创造性。 另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因时间关系不放图了。比如:
《奋斗》——司徒兆光 《人民公仆》 ——张松 《开国大典》——刘开渠 《毛主席去安源》——董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