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年份出硬分币?

阚鸿佳阚鸿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5年3月,中央办公厅给中国人民银行下达《关于制造硬分币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生产,先由上海造币厂试制,后转入大量生产(具体细节因为涉及商业秘密,这里就不阐述了)。 1955年5月,第一枚硬分币问世。但由于生产工艺不过关、质量不过关等原因,这枚硬币并未投入流通领域,而是作为样品被收藏起来。随后,央行请苏联专家来华帮助指导,重新启动研制工作;同时因为钢质材料的币材不适合批量生产成本高而且易变形,最后选定了铜锌合金材料,以40%的铜和60%的锌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后铸造成型。

1957年2月,随着两枚新样式的硬分币试制成功并送到央行行本部审查批准,新的硬分币即将上市发行。但当时国内铜原料紧缺,而国外又处于冷战时期,不允许向中国出口铜,于是央行再次寻求进口替代的办法——用镍取代铜制作硬分币。

1958年1月,第一批镍铜合金材质的新版硬分币正式出厂,随后陆续分配至各地银行网点,对外发售。此次改版的硬分币与原来的硬币相比,颜色由银白色改为镍白色,重量由2.5克增至2.8克,厚度也增加了约一半,强度更高,更便于识别真伪及分辨新旧。

此后一直到1978年,中国的硬分币都采用这种镍铜合金材质。其中1978年的“五圆”硬币由于未标注铸造年份,也被人们称为“无号码”硬币。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商家炒作“八大珍品硬币”的概念,将硬分币中的梅花5角“叶倩文歌星方格”、凤凰5角“舞蹈民族”、牡丹1元“国徽”等品种列入其中,声称这些品种的价格不菲,甚至远超同期发行的纸币。事实上,因为这些枚硬分币的发行量本来就极少,加之又是最早期的防伪货币,人们认识不到位,误以为是新币,所以一直被收藏者追捧,价格自然居高不下。然而,这些所谓“稀罕品种”的硬分币实际上都是1955年到167个版本里很普通的硬币,并无特殊之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