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的志号分什么?
“志”字是“印记”的意思,就是盖在纸上的红色印章。
“志号”就是印刷这张纸时,所使用的印戳(包括邮票上的各种标识)。如1974年发行的《中国人民邮政》特种邮票,全套8枚,第3枚的志号为“文76”;如果将整套邮票翻到背面查看,每一张邮票背面的印刷文字均不同,如“YH592[丙] 1574[90]68[81]42”,这就是该套邮票的志号。
使用志号的目的主要是方便查找和辨别某项事物在不同时间的记录情况。因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邮政部门都没有对发行过的邮票进行连续编号,所以我国采用这种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上面提到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一套邮票的志号就相当于该套邮票的身份证,它反映了这套邮票的印制时间和版本情况,甚至能看出这套邮票的印制地点(如个别年代久远的邮票因更换雕刻师等原因会出现不同的印版,就会出现一个邮政编码用多种字体等情况,这时就可通过志号判定这套邮票的印制地点和时间等)。而有些国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同种邮票的版式、字体、颜色、图案等方面都有不同,这些差异除了时间因素还有可能是由不同邮局或地区负责寄递时的区分标记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