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一级文物?
2013年之前,我国文物部门按照《文物认定程序》和《文物定级标准》,每年组织一次文物鉴定工作,确定当年新发现的文物等级。 此后,由于国家财政对文物保护投入不足,很多文物机构都发不了工资,于是文物鉴定工作就处于停滞状态。直到现在也没有开展。 所以现在到底有多少件一级文物,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知道的是: 目前全国各级博物馆共有可移动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万余件/套。[1] 但这些文物究竟都保存的怎么样,有没有损坏,我们不得而知。 假如有一天文物鉴定工作恢复,那些存在库房里的文物能得到清点,那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到底哪些文物被损害了,需要保护好它们。 但如果一直不给这笔钱,这5万级文物就将永远沉睡在库房里…… 而那些已经流失海外的文物,更是无法回归。 也许有人说,让文物出国展览吧。 但文物出境是要办理手续、提供证明的。 比如殷墟博物院的青铜器,就是经过重重手续才出国参展的。(见下图)
但这样的例子毕竟是极少数,因为能办手续的文物都是保存良好的。而那些流散在海外的精品文物,大多都没有办法再回到祖国。 比如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礼器——曾侯乙尊盘。 这是我国迄今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远古时期青铜器。 它的铭文长度和记载的事件,在我国也是空前的。 但就是这样一件珍贵的文物,却在运输途中破损,只能将其碎片还原后展出…… 再比如一件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件文物是我国古代绘画中,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件文物,在国外展览的时候,因为展厅温度过高,造成裱褙材料变软,展柜又很难调节温度,导致文物出现水渍,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其实,不仅是一级文物,就连大部分二级文物也是在“沉睡”中。 因为很多文物虽然出土了,但却一直保存于库房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研究。 这不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有文物工作者欠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