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木雕对出名?
现在中国有名的木雕,大多集中于浙南、闽北地区。其中又以乐清的南戏文化、东阳的东道文化、瑞安的万松书院为代表。 而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多数是温州籍人。 从风格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以神写形,以形传神;从取材来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宋元八大家”之一司马光的府宅“司马府第”。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卒于公元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氏,北宋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一生著述颇丰,《资治通鉴》、《涑水记闻》和《潜虚》皆为其著作,并都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司马光的一生,仕途坎坷,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之职。 司马家本是当地士族大家族,家境殷实,其故居“司马府第”亦是北宋时期的江南豪宅,气势宏伟,装饰华丽。 据载,司马府第的厅堂之上,挂满了历代名人字画,就连柱子也都刻满了文章诗句。而它们的创作者,便是我们的主人公——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创始人,与吕祖谦、朱熹、陆九渊齐名,并称“东南四先生”。 他本是个神童,4岁读《论语》,到7岁时能背诵。13岁时,叶适已经熟读《诗经》、《书经》等儒家教义了。
叶适20岁的时候,家乡发生了方腊起义,朝廷于是诏令各地勤王。叶适应诏前往,在平叛过程中因军功被授承信郎一职。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一隅,叶适厌倦了官场生活,开始潜心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并常常在自家花园里举办讲会,邀请文人学士们前来交流。
据说当时的学者们都以能够得到叶先生的赏赐为荣。叶适最著名的作品《水心文集》就收有他的不少讲义。 其实,我们如今所能看到的叶适的作品并不多,因为他的许多著述都在战乱时期失散了。 我们能够见到他的作品多是因为张俊(抗金英雄,宋太宗后裔)、贾似道(亡国之臣)等官僚贵族的藏书丰富,他们的书架上都有叶适所著的书籍。 叶适死后,他的墓地成了民间纪念他的地方。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巡抚都御史金允文还在此筑亭立碑,命名“叶公亭”,并亲撰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