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底子有哪些种类?
翡翠的“底”,是翡翠在天然环境中所处的基底环境。它直接影响了后天的翡翠加工质量、颜色、透明度等要素,所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内有句话叫做 “色差一级价差十万” 指的就是影响底部的因素——底色。而决定底部的要素主要有:水头、种地、结构、杂质 等四大方面。
1.水头(透明度) 影响水头的要素主要为:矿物组成,即颗粒之间缝隙的大小;杂质元素含量多少,也就是含铬量高低,含铬越高,透明度越好;其次还有抛光质量以及抛光粉的影响等等。一般来说种水好的翡翠,质地细腻,通透明亮,如冰似玉,给人以干净清爽的感觉。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花青种,因为结构松散,虽然透明度也很好,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清透中带着灵动和灵气,就像一汪湖水,不平静却又能倒影万物。如图 当然,要是底子上有了脏点或者疤点,那么无论什么品种、什么颜色的翡翠,都会大打折扣了。因此有瑕疵的翡翠,即便水头再好,价格也很难再高起来了。这点大家在挑选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2.产地(也叫底子) 指的是矿物的共生组合,即翡翠在原矿层中伴生的其他矿物。不同产地的翡翠,由于成因不同,其品质差异也很大。通常我们把产出量多,质量较好的一类翡翠原矿定义为“好底子”。目前市场中比较受欢迎的好底子翡翠主要是来自云南腾冲和缅甸孟拱。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说底子越好的翡翠价格也越高,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一些高档的紫罗兰翡翠,如果有了好底子,那价值更是翻着跟头往上涨。如图 我们在挑选购买的时候,也要注意底子是否干净通透。如果有灰黑杂色,或是裂纹、石纹等,那就得不偿失了。
3.结构 结构和纹理都是决定底部的要素,而结构对于底部而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玉石都是在晶体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所以结构也直接决定了后续的雕刻和染色效果。
4.其它要素 除了上述三点外,影响底部的还有:水雾、棉柳、裂隙等,同样不能忽视。特别是有一些天然翡翠在后期会形成“水雾充填”现象,对整体价值影响很大。 另外,还需要大家注意一点,就是有些商家会将品质不佳的翡翠经过强酸浸泡、注胶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提升品相,这种翡翠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内部的结构已被破坏,长期佩戴不利于健康,而且日后极易脱落。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最好选择有信誉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