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意寓意什么意思?
1,吉祥如意的文化渊源 《诗经·大雅》中有“天佑下民,作之君,君有祖德”的句子;汉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的名臣力牧劝黄帝“天人相应、顺时而治”的政绩;到了唐代,李翱撰写的《周易述》中载有“天之所命必辅其美,至其恶则诛之”的说法……可见自先秦时期,人们就把“吉祥如意”用于颂扬圣明君主和吉祥天子的名号了。 “吉祥如意”最早出现在印刷品——纸张上的,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蜀国(今四川),当时皇帝孟昶命文官宰相桑钦用朱墨笔题写赏赐给宫中妃子们的锦缎上,上面写了“吉祥如意锦”五个字,这是“吉祥如意”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2,吉祥如意图案常见于哪些器物之中呢? 由于“吉祥如意”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故而在民间受到普遍的认可与喜爱,并广泛地运用在民间的艺术创作当中,比如:陶瓷、丝绸、刺绣等手工艺品以及绘画、书法、建筑等等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其中以图案的形式出现最为常见,主要有:如意纹、如意头、如意拐子纹、做寿图等几类。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宋代钧瓷中的“八卦如意纹”“回纹如意式”,明朝的青花瓷器上的“折枝如意纹”“蕉叶如意纹”,清朝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器件上的“缠枝如意纹”“镂空一戟如意纹”等,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万事如意”这一美好祈愿。
3,不同物件上出现的“如意”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除了“吉祥如意”之外,古人还把玉制成的“如意”作为礼物馈赠好友,象征生活“如人意”,同时亦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与赏识。清人梁章矩在《归田琐记.闰闲客话》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余尝贻友人说:‘吾有一奇欲见者’曰:‘何物’曰:‘如意’……意我欲以如意为贽耶!”将“如意”当做礼品寄送友人,乃是古人一种相互往来表达情谊的方式。
如意,起源于“避子”,是古代的搔痒工具。柄端呈手指之形,象征着手的延伸,可如人意到达通常达不到的部位,而将其搔到痒处,周身舒泰、如人所意。“如意”一词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赋予了更为完美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器物、而且还是一种吉祥符号、一种生活态度,自此,中国特有的如意文化正式形成。
翡翠如意,将翡翠玉石的尊贵内涵与象征吉祥的如意完美融合,融汇了中国五千年玉石文化中最为灿烂的部分与东方文化精髓,成为传世玉器中尤为重要的代表。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珍宝,翡翠如意备受古今中外达官显贵及收藏家的青睐,在收藏界被称之为“皇家象征”、“帝王之器”、“天赐之宝”。
象征“吉祥”的翡翠
吉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典型东方色彩、凝结着中国人对世界和人生看法的经典词汇,以象征吉祥如意的“如意”来承载这一吉祥意义,再为合适不过了。而象征着高贵、纯洁、正义、忠贞的翡翠,更是为以“如意”来象征吉祥的珍宝,添加上浓墨重彩的华贵气质。
富贵的天然象征翡翠,颜色与黄金极为接近,在西方世界里,许多贵妇人都以佩戴纯金首饰以展示自己的富有,而东方文明中,却选择了温婉细腻、灵透优雅的翡翠。翡翠与黄金相似的颜色,使翡翠成为代表财富的上品。且翡翠自身蕴含着独特的高贵气质,是富贵的天然象征。如此天成珍宝,自古便是王公贵族的标志,也是普通百姓对高贵生活的美好追求。
玉在古代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帝王将相皆以玉自比,玉与人一样要经过“相玉、解玉、治玉”最终成为一块温润光洁的的美玉,人也像玉一样在经历岁月的洗礼中完善品格和丰富气质,直到成为德行高尚的人才。
中国人有着“以玉比德”的文化情结,自古便将玉的许多天然特性与人的品德相提并论。人们赋予玉“仁、义、智、勇、洁”五德,玉器自古就是体现君子品格和美德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