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货)是假货吗?
A货,是指天然翡翠未经过任何人工化学处理,保持天然属性的玉石。 B货,是指天然翡翠经强酸洗蚀后,再用胶布填充空隙并用高压注浆工艺制成的“改底”或“充填”类仿古玉、玉器。 C货,则是指染色处理的翡翠。 除了C货外,B货和A货都可以统称为天然翡翠,只是品质档次有高低之分。 鉴定证书上的标注也是如此 A货:天然翡翠 B货:天然翡翠,改良型(注浆),即把原来质地疏松的翡翠,用胶布填充了缝隙,使它变得更紧实。
C货:天然翡翠,染色型 根据国家珠宝玉石标准,只要不写明“优化”“处理”的,就是天然。所以,标有“A货”的,都是天然翡翠;而只有标明“B货”“C货”时,才表示这是改造过或者处理的假翡翠。
当然,如果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那这些字也没必要写了,直接标“假”就行。 但市面上很多商家会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翡翠,说成是B货,或者把经过填充、加色的翡翠,说成是A货,以次充好!
辨别是否天然最好的方法还是看鉴定证书,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登录相关网站查询,比如“全国首饰鉴定网”。
翡翠饰品,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以其它玉种或石种充当翡翠的假冒现象。如以岫玉、白玉、水石、绿石等冒充翡翠。这种假冒玉器与翡翠在颜色等方面差别很大,一般消费者都能识别而欺骗不懂行的消费者,他们常使用真翡翠雕刻的镯芯或戒面与假冒翡翠组合,制造有绿色的假翡翠饰品,这种组合品欺骗性很大。另外,还有用翡翠的废料或边角料经冲刷磨圆而成俗称翡翠仔料的赌石冒充天然翡翠饰品,以骗取高额利润。
翡翠(b货)是指将低档次的翡翠,如水雾种、干白玉等,采用强酸浸泡腐蚀后注以其它物质而得到透明度改善和颜色均匀后的翡翠制品。这种处理在80年代已开始出现,但在那时仅作手镯的处理,现则发展至戒面、挂件和雕件等。这种处理,从外表难以识别,一般必须借助测试仪器并结合肉眼观察,才能准确地判定。
翡翠(c货)是指用酸浸、染色等化学处理的翡翠饰品。这种处理最初是应用于处理劣质翡翠手镯,现则同样用于戒面、挂件和雕件。鉴别这种翡翠,可将饰品置于365nm紫外光下观察,如有蓝色荧光出现。则一般即可判定为染色翡翠。但这种方法有15%的漏检可能,因为15%的天然翡翠在紫外光下同样有蓝色荧光的出现。所以当紫外光检测试验有蓝色荧光出现时,不能肯定被检饰品为染色翡翠,当365nm紫外光下无荧光出现时,才能肯定被检饰品肯定不是染色翡翠。因此,对经紫外光检验无任何荧光出现的饰品,可出具非染色翡翠的结论。对经紫外光检验出现荧光的饰品,只能说饰品有染色的可能,在鉴定结论中可用染色翡翠无法确定来表示不能出具肯定结论的含义。
染色翡翠主要以蓝色荧光来鉴别,也有极少数以绿色荧光来鉴别。一般,当被检饰品的颜色主要呈绿色为主时,如有绿色荧光出现,再结合其它因素全面考虑后,可能给出染色的鉴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