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红雾如何形成?
“红雾”,其实就是天然形成的红色氧化铁颗粒,它主要分布在翡翠的外皮(风化层)和内部(结晶体),是评价翡翠表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这些红色的氧化物到底是啥呢?其实是氧化铁(Fe2O3)和水结合成的锈,它的存在状态分为两种:
1、氢氧化物(hydroxyl oxides),也叫水合物或胶状物,这是翡翠发育过程中直接溶解在晶体间隙中的,肉眼不可见;
2、氧化物(oxides),也就是钢铁常见的锈,肉眼能看到,多呈点状、片状或丝状分布。 除了含铁量外,影响“红雾”颜色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的含量,因为氧化铁为无机颜料,其色调随含铁量升高而逐渐加剧,但颜色也不是越深越好,如果水中溶解的氧化铁过多,会严重侵蚀翡翠的质地结构,使得肉质变得粗糙不堪,透明度下降,最终反而影响了价值。 所以,并不是所有带红的翡翠都值得收藏!判断一件翡翠的价值,除色之外,还要关注质地和水头(透明度),这3者之间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燕芳优质答主翡翠行业内常把其内部呈暗红色、粉红色或褐红色棉絮状、丝络状的杂质叫做“红雾”(也称为“血雾”、“红萝卜”),这种红雾多数是呈网状、丝状、云雾状分布在翡翠翠性比较明显的部位,常常被翡翠商家称为“活红”,属于翡翠的天然色,一般认为“活红”的存在是增加了翡翠的靓丽色彩,会提高翡翠的价值。
而另一种“死红”,多数是在雕刻过程中或鉴定选购等存放过程中,翡翠与红色有机质接触而染色形成的,“死红”一般呈片状、带状、脉络状分布,多沿裂隙、裂痕、解理发育,仔细观察会呈现浸入性渗染关系。“活红”和“死红”最明显的区别是“活红”在0.16mm的白光灯下其颜色会变浅或褪色,而“死红”的颜色在白光灯下无明显变化。
在翡翠“底子”里面出现“红雾”,是由于在硬玉或以硬玉为主的玉石矿物的形成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外界一些地质因素的影响,在同一期或稍后期的时期过程当中会有褐铁矿这种矿物呈网状、丝状、脉络状或者不规则状等一些特殊的方式存在到硬玉或以硬玉为主的玉石矿物里面而形成的。
从具体的原因上来说,翡翠“底子”里面出现“红雾”,可能是成矿过程当中褐铁矿这种矿物也参与了同期或稍后期的成矿作用;另一方面,“红雾”也可能是在硬玉或以硬玉为主的玉石矿物形成之后在局部的区域当中因为围岩的蚀变溶解产生褐铁矿这种物质然后又在一定的地质因素作用下又聚集进入到硬玉或以硬玉为主的玉石矿物当中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