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也有山料吗?
自然界存在的翡翠原矿,根据其成因不同,可以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两大类。其中又次生矿分为冲积矿和风化矿;而原生矿则包括水沫子(水岩)、辉石玉(煤矸石)和硬玉(大理岩)。 一般所说的“翡翠”指的就是原生矿中的硬玉所形成的玉石。
由于原生矿中除却部分已经碳化的黑曜岩石之外,几乎都不会有含有机质的沉积物,所以用现代的矿物学研究方法,是难以区分其中的成分到底是结晶状态还是晶屑杂散体堆积形成的。不过,如果考虑到古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层时代的特征,还是能够从地质形态上加以区分的。
在原生矿中,除了已经形成玉石的硬玉之外,还有大量没有形成玉石的硬玉岩石及含翡翠的脉石。这些硬玉岩石及含翡翠的脉石,可以在地表河流中冲磨成大小不等的砾石,即所谓的“冲积矿”,也可以风化成细小的粉末,即所谓的“风化矿”。两者均属于次生性矿产。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翡翠”,其实只是由冲积或风化而成的次生矿。它们大多颜色鲜艳明亮,很能打动买家的心。然而,这类“翡翠”的质地往往不太理想,通常结构松散,密度较小,透光性不好,且硬度较低,容易磨损。 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其中颗粒之间结合方式比较松,存在着大量缝隙。用刀片轻轻刻划,可以划出痕迹。用小锤轻敲,声音沙哑不清脆。用水洗浸泡,很快便会失去光泽,表面会滋生一层薄薄的绒毛,整个玉器变得黯淡无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翡翠”其实是人工加工而成的。因为天然的硬玉原料是很少的,而且品质也十分粗糙。为了得到理想的翡翠成品,人们就用硬度更高的工宝石作为原材料,经打磨雕刻后,再镀上一层绿色的金属膜,使原本就绿色鲜艳的宝石看起来更加“像”天然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