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能搓润么?
题主说的“搓”应该是不正确的,应该是“盘”! 买回新镯子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上手盘玩。 有的人以为新镯子上有蜡,要用热水烫一下才能盘玩或者用洗洁精等清洗剂清洁,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玉料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变质矿床,表面的蜡是保护性蜡质层。这种蜡质经过长年的积累已经渗透到表面纤维里,很难清洗掉的(也是为什么抛光不能抛掉表面所有蜡质的原因)。
如果用了上述方法把蜡洗掉了的话,就会损伤到内部的结构和色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新买的镯子清水冲洗即可,然后平铺在桌面上(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托着),让它自然风干。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表面蜡质和灰尘。另外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手镯快速脱水,加快表面包浆的形成。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盘”是有讲究的——必须保证手指干净且无汗液,否则会侵蚀了表面光泽而降低美感甚至影响其寿命。 一般情况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手镯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脂层。这层油是自身分泌出来的,不是沾染上的其他物质。这层油不仅可以防止手镯干燥、开裂,而且会使手镯看上去更润、更有灵气。这就像人皮肤上的油脂一样,不仅使人看起来更光滑、更有弹性,而且通过反射使人的肤色更好。所以这层油对玉器来说是很重要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层油是渐变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每个人体质不同,新陈代谢速度迥异,因此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对于刚买回来的手镯,如果勤快的人一个月都能明显看到变化,那么不勤快的就只能慢慢等了。当然,如果是长期不戴的手镯,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翡翠有老玻璃种、老坑种、冰种、水种、芙蓉种、金丝种、瓜籽种、油青种、干青种、白底青种、绿青种、紫罗兰、紫牙乌、芙蓉种、冰钢种等等。可以搓“润”的一般为干青种或较老的绿青种,翡翠商内行叫“老裂刚石” ,此品种多用料于手镯,手镯在佩戴过程中会出现越带越“润”的现象。(注意,此种“润”不是价值上的“润” ,不具备价值的提高,仅指器质感上的“润”而行)。
翡翠手镯所用的料一般为圆柱形料,行内叫做“涨” ,取谐音“长”之意。手镯料由于在机床上碾磨的工艺要求,所以镯芯一般呈较细的颗粒状(行内称“起胶” ),但表面却有硬且直的颗粒(行内称“起刚晶”或“起粗”)。这样在带镯者经常性的佩戴,特别是盘磨镯芯一面,会逐渐地使镯子的整个器质感趋于镯芯的“胶”化感,而使其“刚晶”减弱(磨细),达到器质感上的“越带越润”的效果。
其它品种的翡翠一般均不会出现“越带越润”的情况。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玉可以通过盘玩变润变亮,岂不是说翡翠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其变润而且还可以使其颜色变深变艳,一举两得?”
玉确实可以通过不断的触摸、把玩、擦拭、加热等方法而使器质表层起变化从而形成人们所需要的作用,但翡翠不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形成人们所需的起变化的效果,反而会破坏其原有的光泽效果。玉一般情况下硬度在7左右,翡翠由于组成玉的物质结晶程度好而使其硬度达到6.5---7。但这两种硬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所反应是不相同的。
玉本身质地比较柔和,在外力(如人体本身的油脂、温度及其它摩擦力)的缓慢持续作用下可以改变其表面(如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并具有吸附作用)从而显得越来越“润”(实际上是由于“膜”的作用,使外界光线不能全反射回来的缘故)。而翡翠不同,翡翠表面的光泽度在磨光工艺时具有“玻璃光泽”,是一种强光泽,在外力下持续摩擦只会使其原有光泽减度(如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