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产状都有什么?

班雅薇班雅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翡翠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岩浆侵入—高温压力改变矿物形态—冷却结晶过程”。这个过程产生的翡翠一般称为原生翡翠(或称期后形成);另一种是翡翠在自然界长期风吹雨打,岩石剥蚀使原来完整的晶体发生崩解,部分翡翠经水流搬运至远处重新堆积起来,再经过细粒化作用形成的翡翠,这种翡翠一般称为次生翡翠(或称风化作用)。 原生翡翠主要产于缅甸,次生翡翠除了缅甸外也有发现,我国主要有西藏、云南等地有产出。由于这些地区开采的原石往往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国内的玉石雕刻大师和玉器工匠往往以这些原石为基础,在雕刻设计和加工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玉雕作品。下面介绍一些我比较喜欢的作品。

1.《福寿双全》这件作品取材于缅甸原生翡翠原石,玉质细腻,色彩鲜艳明亮且均匀,雕琢线条流畅,整体造型饱满,刀法干净利落,把一件本来平平无奇的原料变成了一个寓意吉祥、福气、寿元的作品,真是妙哉!

2.《花好月圆》这是一件采用老坑种玻璃底翡翠原石的佳作,质地通透如冰,颜色淡雅清爽,设计巧妙,切工精准,圆润飘逸,虽然看起来体积不大,但给人以丰满充实的视觉效果。

3.《福禄寿禧》这是另外一件来自缅甸的原生翡翠原石创作的作品,玉质细腻,颜色丰富多彩,红橙黄绿青蓝紫应有尽有,犹如彩虹般绚丽夺目,设计构思精巧,线条流畅潇洒,把大自然气象万千的景色浓缩在方寸之间。

4.《江山多娇》这是一件山料翡翠作品,采用挖渣取翠的方法制作而成。玉质坚硬,色泽艳丽,造型独特,轮廓线刚劲有力,通过复杂而严谨的工艺流程精心制作,充分展现了玉石独有的气质和魅力。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作品的底座经过打磨抛光之后,呈现亮晶晶的效果,像是覆盖一层透明的树脂。这是因为在原石表面有一层风化的氧化膜,为了增加光泽度,必须将其除掉。

5.《五岳尊》这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泰山,用整块原石按照泰山的起伏走势设计雕琢而成,造型独特,气势磅礴,纹理清晰,质感强烈,向人们展示了“泰山安则四海皆安”的寓意。

夏侯莉珍夏侯莉珍优质答主

原生矿

埋藏于地底较深位置(通常为100-300m)呈脉状、透镜体状的矿床。由于受地质运动影响,矿体周围常伴有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等,围岩主要为云英岩,脉体上常有石英脉。

原生矿由于深埋地下,其包体多、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水头足、色正,常出产高品级翡翠,俗称“新坑”或“老坑”。“新坑”系指形成的年代不长的翡翠矿床或脉,其翡翠常有“水石”外观,肉眼观察呈深绿色,半透明至透明。“老坑”系指形成时间较长,经风化溶蚀较为完全,其表皮呈土黄色或灰色,肉眼观察颜色呈草绿、深绿、紫罗兰或紫、绿间杂的花色,具半透明至透明或以透明为主的翡翠。

次生矿

次生矿是原生矿床经风化溶解、重力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常呈含矿砾石赋存于与原生矿床较近距离的河床、河漫滩或阶地。其中就形成了“矿床”,翡翠的砾石由于自身密度大,经过河水搬运后基本集中于河底层。按次生矿形成位置不同,分为山流水、水翻和仔料。

山流水

原生矿被地表径流冲蚀,距原生矿较近,磨圆度较好,棱角、裂纹少,呈块状、多棱状,皮壳保留完整。多经山洪冲刷、搬运进入河道。

山流水的品质与老坑相似,颜色和透明度都非常好,其价值仅次于老坑或新坑。

水翻石

是原生矿被雨洪冲蚀、搬运至河道,磨圆度较好,皮壳呈灰白色或黄褐色的翡翠。水翻石常受砾石相互碰撞,外皮易破损,局部易出现裂纹和凹坑。其质量稍逊于山流水。

水滚切尔克

即仔料,由原生矿遭受强烈风化溶解作用后进入河流或湖泊中,经长期河水冲刷、搬运、磨蚀,磨圆度好,呈椭圆形或球状,包体少,质地细腻、光滑,具有独特韵味的玉石,其质量优劣不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