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越硬种越好吗?
一、首先,翡翠是天然宝石,有天然的性质。 硬度只是其中一项指标,并不能用是否很硬来衡量其价值。 影响价格因素还有:颜色、净度、切工、抛光等
二、关于“种”这个概念的区分 “种”是评价翡翠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翡翠“种”的好坏与结构细腻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将结构细腻程度分为五个级别: 玻璃地(玻璃种)、冰地(冰种)、糯化地(糯种)、豆地(豆种)、粗沙地(粗籽料)和细沙地(细籽料)。 我们常听到的“老坑玻璃种”“冰种”“糯种”就指的是不同的种。 其中,玻璃地和冰地在行内通常被统称为高档品,因为无论是价值还是价格都较高。
三、常见的“种”的概念模糊,易混淆 除了以上五种地以外,市场上还有很多商家把“老坑新坑”、“水头”、“种水”混作为评价翡翠质量的标准。这样会让消费者混淆,不明白这些概念的真实含义导致买错。
四、“种”没有绝对标准,不同人群评估标准不一 虽然我们在选购时可以根据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去判断。 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上,结合多方面考虑,如预算、喜好等等。只要喜欢,觉得值这个价格就好,没必要非要纠结于“种”这一项。 我是曼曼说玉~一个专业的翡翠品鉴者!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关注收藏一下啦~
翡翠的种,实质上指的是翡翠内部矿物颗粒的大小以及颗粒之间的结合关系。行内一般将结合紧密、颗粒细小的翡翠称之为“老坑”,而将结合松散、颗粒粗大的翡翠称之为“新坑”翡翠。根据颜色在翡翠中分布的特点不同,翡翠的“种”又被划分为玻璃种、冰种、芙蓉种、紫罗兰、油青种、水白地、干白地、猪油地等等几十个门类、几个等级。质地是判断翡翠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同等颜色和雕工等条件下,质地越好的翡翠越值钱,质地差的翡翠价值就很低,所以选购翡翠时一定要搞清楚翡翠的质地好坏。
从硬度上来说翡翠都是在6.5至7度之间,这个硬度是相对稳定的物理标准,而“种”则是非常感性化的标准,“种”与翡翠的硬度之间其实没有太大关系。通常有“种”越老越好的说法,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出现“种”老的翡翠反而不怎么硬的现象。因为“种”在实际测量中是通过观察翡翠内部颗粒的结合性来衡量的,而影响翡翠硬度的根本还是翡翠的物理属性。虽然翡翠的硬度是一样的,但是不同颜色和色调的翡翠硬度是不一样的。“水头”足的玻璃绿、祖母绿的翡翠与紫罗兰、芙蓉色翡翠相比,在同等“种”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硬度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