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绿翡是翡翠吗?
“黄绿翡”应该是一个商业名称,不是行内术语,可能指的是黄翡翠和绿翡翠。 翡翠有四个基本色调:白、灰、黑、黄。其中以纯白色调最为珍贵,称为“玻璃种”或“冰种”;其次是灰色,又称“蛋清地”或“糯种”,这类色调的翡翠比较常见;再次是蓝绿色调的墨玉,在阳光下呈现深黑色;然后才是黄绿色的翡色,俗称“鸡蛋壳”或者“豆种”,这类色调的翡翠相对来说价值就较低了。 当然,除了这四个基本色调外,还有紫罗兰色的春带彩(或称春彩)以及红、橙、粉等色调,这些都不属于常规的“四底色”,所以价格也不是按常规来计算。 不过,这所谓的黄绿翡也没有具体指代的意思,因为根据目前业界对“翡”的定义来说,只要是红色的翡翠都叫翡;而黄的翡翠则是由“翡色”演化而来的,如果黄色调不是很浓郁,又没达到糯种的细腻程度,则被称为“翡色”。 所以从定义上来说,所有黄色的翡翠都属于“翡”,没有“翡色”这一说法。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翡色”这个词呢?这是因为翡翠形成过程中受到外物干扰作用形成的次生特征——铁锰质浸染引起的颜色变异,这种变质的红色或者淡黄色,行内称之为“翡色”,也叫“翡色岩”。 其实,对于“翡色”一词在行业中的使用也是存在较大分歧的,有的将所有的黄色调翡翠都称为“翡色”,这样的称谓显然是不合理的,毕竟有些黄色调的翡翠其价值并不比“翡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