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辉石质翡翠?

娄晓平娄晓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最近总收到此类问题,看来大家对翡翠的知识需求很大啊!那我就再写一篇科普文吧。 之前写过一篇有关“翡翠的成分”的答案,获得了大家的好评。那今天就再来了解一下,关于翡翠的一个概念——“辉石类” 先放结论,在天然翡翠中,90%以上的翠体都是由硬玉矿物(NaAl[Si2O6])构成,只有1%~5%含有少量辉石矿物。

要了解辉石类,先要了解两个名词——次生变化和原生变化。 原生变化是在岩浆结晶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次生变化则是在岩石的晶体外发生的。其中,对岩石影响巨大的次生变化包括风化作用、蚀变作用和矿物的重新结晶。

由于翡翠属于玉石,所以其形成过程通常都是与火山活动有关的侵入岩,也就是新山岩。在这种新山岩里,我们常能见到一种矿物——钠长石。它是火山岩中常见的成分,经常呈纤维状或束状分布。

在岩体的边缘部分,常常存在一层透明的矿物层,这层矿物主要是由钠长石组成的,并且常常具有明显的丝绢光泽。这就是岩体在冷却时第一次生成的矿物,称为原生的钠长石玻璃。

但天然翡翠里的主要组成并不是钠长石,而是硬玉和辉石。这些不同以往的矿物是怎么来的呢?它们可是经历了不少波折。 从前文中可知,天然翡翠是岩浆冷却后的产物。但在岩浆冷却过程中,会首先形成钠长石等矿物。这些矿物会在岩体内不断地重结晶,从而生成更加稳定的透闪石、阳起石和霓石等矿物。

当岩体发生二次熔融时,原来的钠长石就会失去晶形,全部转化为软玉。这时候如果温度足够高,而且压力也够大,那么就会在岩体中生成绿色的硬玉。这种硬玉往往呈细粒状集合体,并具有玻璃光泽。 在特殊的环境下,有些绿色硬玉会包裹在钠长石的晶体之中,此时如果受到外力打击,绿色硬玉就会被剥落到表面,从而形成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带绿翡翠。当然,这种环境是非常罕见的。

一般情况下,绿色都会分布在硬玉颗粒的四周或者只出现在局部细小裂隙中。正是因为如此,天然带绿翡翠总是带有色根,且颜色分布是有规律性的,常为条带状、斑块状或星点状。 最后需要说一下的是,尽管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人工染色的翡翠,但是天然带绿的翡翠还是非常少的,价格也非常昂贵。

牟雨辰牟雨辰优质答主

辉石质翡翠通常指主要石质为绿帘石、角闪石、黝帘石、黝辉石、硬玉等的辉石类玉石,由于颜色、密度、触感、质地等特点与翡翠比较接近,常作为翡翠的仿制品出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钠铬辉石玉(铬玉、马来玉、邪绿石、帝王绿);一种是含黝帘石化现象的石英质玉(邪王翠、缅甸玉、马来玉、新加坡玉、马来翠、翡翠玉等)。

钠铬辉石玉从颜色到透明度与翡翠相似,常被人称作“缅甸翠”“新加坡玉”“马来玉”“邪绿”翡翠等,被用来冒充翡翠。主要产于危地马拉,缅甸、新西兰、俄罗斯西伯利亚、奥地利、美国和南非等也有少量产出。钠铬辉石玉呈柱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主要为鲜艳的翠绿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相对密度为2.9~3.1g/cm3,折射率为1.69左右,有弱多色性,可与翡翠区别。

黝帘石化石英岩由于颜色质地与翡翠相似,常被称为邪王翠、南非翠、缅甸玉、马来玉、翡翠玉、新加波玉等,被用来冒充翡翠。主要产于南非,巴基斯坦和我国台湾省也有产出。为粒状石英岩受到黝帘石交代或充填于裂隙而形成,呈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相对密度为2.85g/cm3左右,折射率为1.54左右,为双折射,可与翡翠区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