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多色翡翠?
多图预警! 先放几个图的链接,不然你们会后悔的~ 这题怎么不答呢?当然得答啊,而且必须用图说话。 毕竟在知乎看了那么多文字分析。 来,直接上图吧。 (上图为云南禄丰县可保山遗址出土玉料及玉器) 可保山遗址是2100多年前西汉时期一个南方少数民族国号“嶲”的王国首都。
(上图同样来自可保山上) 这几块石头就是当年可保山遗址考古发掘出的部分玉石原料,颜色有白色、灰白色、青灰色和墨色等。 接下来上重点!!! 这是可保山遗址里发现的一块翠绿色白玉,局部带有浅白色棉絮状纹理,通体抛光,质地温润。(是不是感觉很棒!) 重点来了!这块玉原矿表面带有一层绿褐色氧化铁膜,经测试该氧化铁膜由三价铁离子构成,说明它是天然形成并在地表暴露于空气中所形成的,不是人工染色剂。
另外,从图片上看,这块玉的原生裂隙和表层风化的棱脊都显示其经历了长途搬运,可能是河流冲积或冰川移动的作用导致它来到了这里。 所以,结论是,天然翡翠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在可保山遗址中,类似上述绿色白玉的还有好多块,有的带黄,如土黄、蜜蜡黄;有的带青,如草绿青、淡青;有的带黑,如纯黑色、黑褐色素;有的带灰,如灰白、灰绿;还有白、淡黄色等等..... 看到这里你估计已经急不可耐想多看些图片了吧~继续放!
上面这些只是可保山遗址发现的玉石器原料的一部分,其实还有很多颜色丰富的玉器原料。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为什么我说天然翡翠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吧? 因为证据就在眼前呀。 不过这些材料在东汉以后就没了,所以又进入了一个玉石材料的空白期。
直到明末清初末期,翡翠开始流入中国,但在当时还不是顶级珠宝,只因色彩丰富,被用于制作玉雕件。到了清代中晚期,颜色纯正、透明度高、光泽好的老坑翡翠才开始盛行,成为宫廷御用的珠宝之一并流传下来。而新坑翡翠的颜色往往偏蓝、偏灰,品质也比较差,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次品。所以你能在购买和田玉或者南红玛瑙的时候看到有人持“老”“新”之分,却从来没有听说拿玉质差的翡翠分“老”“新”的。 这大概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老坑”、“新坑”的说法由来,虽然实际上没有“老”、“新”之区分。因为这两类翡翠的玉质其实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