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验翡翠的真假?
对于如何鉴定翡翠的真假,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测试,但由于不同地点、不同师者,所掌握的方法和具体判别依据会有所差别,所以这些方法仅供大家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更详细的鉴别还得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 (一)观形听声 一块天然的翡翠,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比较艰苦,在形成的演变过程中,会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而形成各种形态变化,如“形变”中的“象形”,会呈现出如同老虎、狮子等动物的形象,同时由于受到挤压,内部会产生裂隙,外部可能会产生风化,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天然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的能量,因此会在表面或内部产生一些特征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外界的干扰所导致,故通过观察是可以发现的。 除了观察外形外,还可敲击翡翠,如果发出清脆的声音,且余音环绕,说明是天然翡翠,反之则是假翡翠或者B+C货翡翠。这是因为真翡翠含有矿物颗粒,结构紧密且具明显韧性,所以敲击起来声音响亮;而假的或者是B+C货翡翠由于结构被破坏,或是人工注入了化学剂,致使里面存在气泡,或是成分单一,所以敲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就会比较沉闷。
(二)看色测光 天然翡翠由于形成时的环境不同,往往会呈现不一样的颜色分布,或是全部绿色,或是淡绿,又或者带有些许黄色调,但不管怎么样,自然界的翡翠总会带有一定颜色,这是由其中铬离子致色的结果。 而假翡翠或是B+C货翡翠为了模仿天然翡翠的色泽,通常会使用染色剂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就能让翡翠看起来更有灵性,不过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其颜色的异样,如在某一角落会出现色块聚集的情况,或是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透明的质感,此时颜色也会显露出来,这就是由于染色剂的着色能力差,部分染色剂残留在表面造成的。 另外,天然翡翠的色泽会随着光源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如太阳光、灯光等,而如果使用的是日光灯,则不会受到影响。
(三)浸水检验 这里的注水指的是对翡翠进行泡水测试,通过观察其表面以及内部的颜色变化情况来评估其品质好坏。 具体做法是将翡翠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若是正品的翡翠,其表面的颜色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而且泡在水中的时间越长,其色彩就越鲜艳。若是你购买的翡翠放置在水中24小时后,上面的绿色变成灰暗无色,就说明是有问题的,可能是染色翡翠或是B+C货。 这主要是因为真正的天然翡翠内含物之间相互分隔,染料无法穿透,所以水泡的时间越久越能表现其本色;而仿冒的天然翡翠或者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因为结构遭到破坏,内部的杂质和颜色填充不均,因此颜色就会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