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形成的原理?

毛玥渝毛玥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宝石都是以矿物晶体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钻石除外),而宝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对内部产生变化。而我们常说的“玉之七子”(墨玉、青玉、白玉、碧玺、和田玉、玛瑙和珍珠)也都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与地球深处,之后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矿床,再被地表水带到河水中冲刷,经搬运堆积形成如今的玉石材料。

2. 然后再说一下翡翠的形成过程吧!据现在的地质学研究证明,翡翠是在高温、高压下由酸性火山岩中的辉石岩相变质而成。在地质作用中部分含有翡翠矿物的岩石晶体发生反应,原晶体结构遭到破坏,矿物颗粒被重新排列并聚集,同时岩石的颜色发生变化,部分矿物因为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还会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变彩效果。当然,这些只是使翡翠形成的前提条件,并不是直接导致了翡翠的诞生。

3. 最后,我们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为什么会形成颜色不一的翡翠”这个问题。其实,影响翡翠色调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因素也有人工原因,而且色调与色彩的搭配是门很深的学问,调子把握得当就能给人一种很高级的感觉,反之则显得比较俗气。这里我主要介绍天然因素中导致色调不同的几种主要原因:(人工染色方法在此就不赘述了,其实主要目的就是往翡翠中添加着色离子,使其呈现特殊的颜色。这种方法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且沿用至今。)

① 致色元素:在形成翡翠的过程中,如果有铬离子的参与就会使其带有绿色;而锰离子则是重要的色调形成离子,它参与形成的色调范围极广,从翠绿色到黑色都有;铁离子和钛离子对色调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② 成矿环境:通常来说,位于成矿核心部位的翡翠由于受到的热量和压力都更大,因此往往颜色较深,多呈橄榄绿或暗绿色;相反,处于边部的翡翠由于受到的热量和压力都较小,所以多呈阳绿或者粉绿,偶尔会有白色。

③ 结构构造:通常情况下,内部纤维交织结构的翡翠会显得更加厚重,颜色也就更容易深沉;而粒状结构的翡翠则会显得比较单薄,颜色的层次感也相对要弱一些。

盖桐淑盖桐淑优质答主

缅甸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的消减带,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频繁,为硬玉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形成缅甸翡翠的构造环境主要属于陆-岛弧和岛孤-岛弧碰撞的产物。

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地质构造复杂,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尤其是喜马拉雅运动使地球表层的岩层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和温度条件的影响,一些具有形成翡翠晶体条件的地区,经过长期的变化和作用,其中某些区域形成硬玉岩。在后来的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伴随有地表断裂风化作用、岩浆侵入以及其它矿物质的蚀变,进一步改造了硬玉岩的致色元素及其它成分,形成了各种不同颜色和质量的翡翠原生矿。后来经雨水的冲刷、侵蚀和搬运,搬运的翡翠矿石在某低洼处沉积,就形成翡翠的次生矿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