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表面染色吗?
天然形成的颜色,一般是沿矿物颗粒边界分布的,也就是所谓的“色根”,用强光照射可以观察到颜色是从内部逐渐变淡的,这是由于光线被折射所引起的。 而染色的颜色,是均匀分布在晶体内部的,用强光照射时不会看到色根,用手电筒照射,可以看到灯光被整个晶体吸收。 天然形成的绿色多数呈现为暗绿色或墨绿,而经过染色处理的绿色则更为鲜艳、明亮。当然,染色处理的翡翠会有荧光反应,也就是在紫外线光下会显出绿色的荧光,这也是判断是否染色的重要标志之一。 另外,现在也有一些商家会用无色的石油沥青类物质填充裂纹,然后再染色处理来提高其卖相,这种情况更多见的是在买回的成品首饰上。这种处理方法会让其颜色看上去更通透、亮丽,但用上述方法检测的时候,也会因其内含物不同而有差异。
最后提醒一点,即使真的买到未经染色处理的翡翠,也不要太高兴,因为现在有很多商家在出售的翡翠中会拌有稀盐酸,用来清洗表面,以使其看起来更为通透、光亮。所以,无论买什么样的玉石翡翠,都要仔细清洗,并用细绒布擦拭干净后再行佩戴。
褚萧优质答主市场上的劣质翡翠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种染色翡翠。染色翡翠一般是用酸浸泡浅色的底色后,再用有机质或者无机质给翡翠上色所获得的人工制作的翡翠,人们普遍称之为“B+C货翡翠”。
市场常见的染色翡翠种类有黄翡翠、红翡翠、紫翡翠、青翡翠等,这些翡翠颜色艳丽纯正,与天然优质翡翠极为相似,常有消费者不小心买到这类翡翠。染色翡翠是劣质翡翠的一类,其价值很低,一般作为翡翠仿制品销售,广大翡翠消费者一定要留心,不要不小心购买染色翡翠。染色翡翠最常见的是黄翡染色,一般用白色或者浅色翡翠原料染色获得,其他颜色的染色翡翠在市场上也时常发现。
鉴别翡翠染色,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颜色特点
翡翠的常见颜色中,绿色和紫色是天然翡翠中最常见也是最美的颜色,而黄翡翠颜色、红色翡翠颜色极少见,在自然界中,产出有一定规模的黄翡翠和红翡翠极为罕见。因此市场上黄翡翠和红翡翠较多,则需留心,注意鉴别,以防买到染色翡翠。
天然黄翡的颜色一般为枇杷黄、鸡油黄,颜色具有萝卜丝纹的特征。染色黄翡多为桔黄和深红棕黄色,颜色一般呈平行条带状,肉眼观察可见到颜色沿裂隙分布,与底色有明显的界限,颜色过于艳丽纯正,与常见天然黄翡有不同。
2、查颜色分布
一般而言,染色翡翠的颜色分布呈丝络状、团块状、不均匀状,颜色多集中于裂隙中,用1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颜色沿裂隙延伸,与裂隙中的胶体紧密结合,与绿色翡翠的颜色特征有明显的不同。
3、查相对密度和折射率
天然翡翠的相对密度为3.33左右,染色翡翠经过酸浸泡之后,内部有胶体和水的渗入,因此相对密度相对较天然翡翠为小,一般为3.2左右。天然翡翠折射率为1.66左右,染色翡翠因为内部充胶的影响,因此折射率比天然翡翠小,一般为1.62左右。一般检测C货翡翠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均小于B货和A货翡翠。因此检测翡翠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可与标准品比较,与常规翡翠对比,相对密度和折射率明显偏低,则需进一步检测,留心是否为染色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