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翡翠你知道多少?

乐奎书乐奎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翡”和“翠”指的是颜色,但是这两个字是并列结构,且都不算具体的名字;严格地说,用“翡色”或“翠色”来描述比用“翡”或者“翠”更准确一些。

2、无论是“翡”也好还是“翠”也罢,它们的色调的确都是以绿为主,但绿究竟该是什么个标准呢?根据标准的不同,绿色大致可以分为黄绿色(苹果绿)、浅绿色(草绿)、深绿色(墨绿)以及纯绿等几个种类。而“翡”和“翠”的颜色则大体属于深绿色的范畴——不过,老坑种翡翠的颜色往往比较浅,而新坑种的翡翠颜色则较深。

3、我们常听说的“满翡满翠”,这里的“翡”和“翠”其实就是指代上面的“二色”。然而,这二色的分布是有讲究的。行内认为,“翡”应该分布在表面的70%左右,而“翠”应该布满整个表面——换言之,一块石头上面如果有60%以上的区域被“翡”覆盖着,那么这块石头就不能够再被称为“满翡满翠”了。 有的玉友可能会注意到,虽然同样是绿色,但不同的绿色色调之间其实是有细微差别的,比如有的人会喜欢偏蓝一些的绿,而有的人则喜欢偏黄的绿。事实上,除了上述两种常见色调之外,绿色还包括了橄榄绿、菠菜绿、粉绿等等多种色调,只不过这些颜色在行内的标准里都被统称为“绿”而已……“满翡满翠”其实也可以表述为“满绿”。当然,如果玉石内部有杂色的话,则不能称其为“满绿”,这个后面会讲到。

4、很多人以为只有天然形成的玉石才能够称之为A货,其实不然,只要经过了严格的物理和化学加工,并且无人工添加任何元素到其中,那么这样的玉器也可以称为A货,只是品质好的可能并不多见。 这里需要提一下,有些商家可能为了掩饰自己卖的玉不是天然的,会说自己的玉是“A+”货,实际上这是不行的。根据现行法律,商业广告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因此像“A+”这样明显自吹自擂的广告语是不符合规定的。

5、现在市场上普遍认可的评价方式是把翡翠按照颜色分为以下六档:

1 档:浓艳纯正。颜色浓郁饱满,正色调或带有黄色调。如绿色的辣椒、绿色的花朵。

2 档:浓阳秀正。同样为浓郁的绿色,但颜色更加明亮鲜艳,带有活力四射的感觉。如新鲜的嫩芽、幼嫩的枝叶。

3 档:浓阳俏正。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都仅次于第一档,带有一丝活泼俏皮感。如刚长大的幼苗、含苞欲放的鲜花。

4 档:浓淡匀正。颜色稍淡于第三档,且均匀分布;或者虽然鲜艳,但分布不均匀,有浓淡之分。如树林里的草木、田园里的野菜。 5 档:淡青绿。颜色很淡,类似淡淡的青色,但青色中隐约带有绿意。如刚刚抽出的青草、湖边的芦苇。

6 档:清水绿。颜色如同雨水洗涤后的嫩芽、初绽的花朵。

瞿凡一瞿凡一优质答主

翡翠是传统玉器的重要品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并非每个人都是懂翡翠的行家。由于近年来珠宝界各种炒作,翡翠价格飙升,让许多人更是对其难辨真伪而望而生畏。

翡翠在市面上主要有A货(天然翡翠)、B货(漂白、充胶处理翡翠)、C货(染色翡翠)、以及B+C货(漂白、充胶、染色处理翡翠)四类。虽然C货、B货、B+C货的外表与天然A货翡翠极其相似,但性质却相差甚远,价格也截然不同。

市面上最常见的是“玻璃”仿翡翠,用塑胶玻璃压制而成,表面有光滑的玻璃光泽,颜色是紫罗兰色或苹果绿,大多呈通透明亮的玻璃光。在价格上,一般低得离谱。如果你以几百元、最多几千元的“低价”去买了件翡翠手镯或玉坠的话,估计99%是假货。

其次还有石棉仿翡翠,石棉本身的颜色和透闪石相似,暗绿色或绿色,具半透明性及纤维放射状丝光,但其比重却比真翡翠轻,用手掂时有轻飘感,仔细观察纤维放射状丝光与翡翠的交织纤维状闪光(翠性)也有区别。其次是萤石仿翡翠,萤石颜色鲜绿,半透明,但其硬度只有4~4.5度,比翡翠低很多,用它雕刻的“翠玉”摆件,在莹绿色中常有深绿色斑块,与翡翠有明显区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